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关知识
真核细胞分裂类型
有丝分裂(体细胞) 减数分裂(有性生殖细胞) 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
概念
有丝分裂: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针对体细胞)
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一周期实质上包括了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a
b ab 分裂期 ba 分裂间期
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染色体=DNA+蛋白质) 染色体数目=着丝点的数目
染色体
染色体
染色质
染色单体
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X,Y不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通常用不同颜色来表示父方和母方)
图为对同源染色体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联会
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图为一个四分体
交叉互换: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
图为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分裂各时期特点
1、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染色数目未增加,DNA加倍,合成有关的蛋白质)
图为染色体复制(染色体仍然是4条,DNA却变成了8个)
2、有丝分裂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有丝分裂前期特点:核膜核仁消失,出现了纺锤体和染色体(膜仁消失显两体)染色体散乱排列。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特点: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出现四分体,交叉互换。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特点:非同源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细胞内。
有丝分裂前期减数第一其次分裂前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3、有丝分裂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有丝分裂中期特点: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形数清晰赤道齐)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特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特点:非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有丝分裂中期减数第一其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4、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有丝分裂后期特点: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变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点裂数增均两极)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特点: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特点: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变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
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其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4、有丝分裂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有丝分裂末期特点:染色体、纺锤体消失,出现核膜、核仁。(两消两现重开始)
体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或极体)
5、上述1—4过程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变化为依据,某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2N,DNA=2N则
有丝分裂:
时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
2N
2N
2N
4N
4N-2N
DNA
2N—4N
4N
4N
4N
4N-2N
染色单体
0—4N
4N
4N
0
0
间
前
中
后
末
时期
DNA
数
2N
4N
间
前
中
后
末
时期
4N
2N
染色体数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精(卵)原细胞
初级精(卵)母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
(初级精(卵)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
(次级精(卵)母细胞)
时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
2N
2N
2N
2N
2N
N
N
2N
2N-N
DNA
2N—4N
4N
4N
4N
4N-2N
2N
2N
2N
2N-N
染色单体
0—4N
4N
4N
4N
4N-2N
2N
2N
0
0
染色体数
4N
2N
N
时期
后
中
中
后
前
末
前
末
间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DNA
数
4N
2N
时期
间
末
后
中
前
末
后
中
前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解判断方法:
判断有无同源染色体
无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主要找到形状大小一般相同,颜色不同的)
有同源染色体的,看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异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