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简易方程》教学案例.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简易方程》教学案例
木兰乡朝阳小学王传广
设计说明
《简易方程》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小学阶段正式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过去的教材是应用四则计算各部分的关系解方程,学生虽利于理解,但却不易于与中学的教学衔接。根据《标准》的要求,从本单元起就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让学生掌握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方程的方法。这不仅利于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更利于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发展。
“解简易方程”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及应用),己学习、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数和运算定律,了解了方程的意义、天平平衡的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教学内容有以下两点:
;
+ a=b、x-a=b的方程的解法及验算方法。
本课旨在通过对天平直观图的观察,让学生直观感受并
发现等式的基本性质。并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自主探索、寻求形如x + a=b、x-a=b的方程解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掌握方程验算的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以及自学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为后续学习稍复杂的方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延伸了引入方程的代例子100+x=250,通过让学生尝试找出x的值,引入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两个概念。例1以x+3=9为例,讨论了形如x土a=b的方程解法。为了便于给出解方程全过程的直观图示,例题中的数据比较小,主要是提高学生掌握新的思考方法的积极性,这种方法将延伸到中学解更复杂的方程。
教学目标
,初步掌握用等式性质来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方程的解“的含义的基础上,初步学会检验某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初步掌握用等式的性质来解简易方程的方法。难点是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概念的含义。
教学活动
(一)迁移导入
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个游戏,好吗?用手指尖顶住直尺,使直尺一直保持平衡,能做到吗?说说你是怎样使直尺保持平衡的。
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衡现象?请举例说说。
(实物展示:天平的初步状态是倾斜的。请学生观察天平处于什么状态。平衡吗?为什么? )
(师调节旋钮,使天平平衡。)上节课我们借助天平平衡,学习了方程的意义,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与方程有关的新知识。
(二)探索新知识

教师演示:先在左盘放上一个重100g的杯子,再往杯子里加入xg的水,天平失去平衡。提问:怎样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呢?
请学生到台前操作:天平右边的砝码加到250g时,天平平衡。
你能用等式表示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00+x=250。
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索求x的方法。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和计算依据。
引导学生,求x值就是求水的重量,左边减掉杯子的100g 硅码的重量。这时便能求出水的重量x=150。
教师提问: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人们给

《简易方程》教学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