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
第三章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支气管炎
(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粘膜下层、基底层、外膜及其周围组织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
:吸烟、大气污染、感染、机体
:气道狭窄、阻力增加、气流受限
最早出现→小气道阻塞(<2mm)→流速-容量曲线MEFV↓
副交感神经亢进→气道反应性高
:咳、痰、喘、炎
(1)症状
①咳嗽:长期、反复、逐渐加重②咳痰:大量、白色、泡沫样
③喘息:喘息程度轻重不一,轻者仅感气短,重者可有端坐呼吸
⑤反复发作:非特异性慢性炎症,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
(2)体征:早期可无阳性体征,随病情发展可出现肺气肿体征,如桶状胸、双肺下界移动度减弱、叩诊呈过清音、肺泡呼吸音减弱等,急性期伴有明显感染时,可闻及干湿罗音或伴哮鸣音
:
(1)分型:单纯型(仅有咳嗽、咳痰症状者)、喘息型(同时伴有哮鸣音)
(2)分期:
①急性发作期:1周内出现多量脓性或粘液脓性痰,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中一项明显加重者
②慢性迁延期:咳、痰、喘其中1项迁延1个月以上者
③临床缓解期:症状基本消失,或仅有轻咳,少量痰,持续2个月以上者
:
根据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作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排除可引起上述症状的其他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心脏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疾病等)时,可作出诊断。如每年发作不足3个月,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检查)也可诊断
X线:
①早期:无异常表现②后期: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
:
(1)急性发作期:控制感染、止咳祛痰、解痉平喘、雾化治疗
(2)缓解期:戒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是气道远端部分膨胀(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并伴有气腔壁破坏、肺弹性减退及肺容积增大的一种疾病
:吸烟、大气污染、感染、α1-抗胰蛋白酶α1-AT↓
分型:小叶中央型(最常见)、全小叶型、混合型
小叶中央型:终末细支气管狭窄(炎症)→呼吸性细支气管(二级)囊状扩张
气管→主支气管→叶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
(1)症状:劳力性气促(逐渐加重)是肺气肿最重要最具诊断价值的症状
(2)体征:桶状胸,双侧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减弱、呼气延长、心音遥远
:
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衰、胃溃疡、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重视体格检查、肺功能检查和X线检查(胸部CT)对肺气肿诊断价值
(1)X线:胸廓扩张,肋间隙增宽,肋骨平行,活动减弱,膈降低且变平,两肺野的透亮度增加
(2)呼吸功能检查:功能残气量、残气量和肺总量↑ FEV1/FVC%↓
残气量/肺总量(RV/TLC)>40%
:
延缓肺气肿的病情变化,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为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
(1)症状: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气短、呼吸困难、慢支症状
(2)体征:早期体征可无异常、可出现慢支和肺气肿的影像学改变
:
(1)根据吸烟等高危因素史、临床表现等资料,可怀疑COPD
(2)气流受限的依据(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
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80%预计值
1秒钟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 70%
(3)若能同时排除其他已知病因或具有特征病理表现得气道阻塞和气流受限疾病,可诊断COPD
分期:
(1)稳定期: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较轻
(2)急性加重期: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粘液性,可伴发热等症状
分级:
Ⅰ级:轻度
FEV1 ≥80%预计值
Ⅱ级:中度
FEV1 50%~80%
Ⅲ级:重度
FEV1 30%~50%
Ⅳ级:极重度
FEV1 <30%预计值,或FEV1<50%,伴慢性呼衰
:
教育和管理、支气管舒张、祛痰、长期家庭氧疗(LTOT)、激素、机械通气等
(LTOT):一般用鼻导管吸氧、~、时间>15h/d
(1)目标:在海平面、静
南医大内科学复习提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