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巴贸易战对中国的启示
这次美巴贸易攻防战,在我看来,对中国就特别富有借鉴意义。
美国和巴西之间的“贸易战”上周正式拉开序幕。
巴西政府8日宣布,将对102种美国商品实施贸易制裁。其中对美国冰箱、彩电等电器的进口关税由20%翻一番至40%,将汽车进口关税由35%提高至50%,奶粉进口关税则由28%提局至48%,棉花和棉制品进口关税则由原先的6%-26%大幅提高到100%……
随后,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紧急赶赴巴西利亚,表示希望和巴西谈判解决争端,避免最终的贸易战结果。美国贸易代表柯克也将在近期和巴西官员会晤,协商具体解决方案。
美国最近对外国商品频繁实施贸易制裁,奥巴马更是高调宣誓,要强化贸易规则,扩大美国出口。但美国怎么就在南美最大市场的巴西碰了壁?且还有点“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的意思?其中原因,就在于美国在贸易问题上奉行了双重标准,在与巴西的贸易纠纷中,在道义、法律上都处于明显下风。
这次美巴“贸易战”的起因,在于美国对棉农的巨额补贴。巴西认为,美国对棉农的补贴极大地损害了巴西棉农的利益,并于2002年将此案诉诸世界贸易组织。 2009年世贸组织作出最终裁决,巴西胜诉,世贸组织并授权巴西对美国实施贸易制裁。
因此,说巴西现在对美国发动“贸易战”,其实也是不正确的。美国传统基金会贸易专家马科海姆(Daniella Markheim)认为,美国目前如此处境,在于其本身违背了世贸组织协议,最终导致巴西失去耐心,因此这场贸易战,实际是“美国开了第一枪”。当然,巴西的举动也属“有理有利有节”。其针对广泛美国商品实施制裁,不过是借此向美国施压更大压力。从制裁决定将在30天生效的时间点看,巴西的举措其实也颇具灵活性,给了两国政府继续谈判博弈最终达成妥协的时间。
与巴西在贸易问题上对美的攻势相比,中国在与美贸易问题上可谓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守势。在被美提交到世贸组织的纠纷中,中国也是屡战屡败。巴西能做的,中国做不到,这可能也跟中国贸易政策存在不足有关。因此,这次美巴贸易攻防战,在我看来,对中国就特别富有借鉴意义。
第一,这鼓励中国,要敢于在世贸组织框架下采取法律行动。巴西此次制裁师出有名,就在于取得了世贸组织的尚方宝剑。作为世贸组织的资深会员,美国在世贸裁决中胜多负少,但并不说明其就不存在漏洞。在中美相关贸易纠纷上,对于占理的案件,中方其实不妨采取进攻态势,诉诸世贸组织法律仲裁程序。
美国前贸易代表施瓦布在离任前曾对笔者说,中一系列贸易诉讼上其实也学到了许多, 因为最近两年,中国也开始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国。来而不往非礼也,从施瓦布颇为赞赏的神情看,中方适时的出动出击,也有
美巴贸易战对中国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