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心得体会 范文精选2篇.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心得体会范文精选2篇
【篇一】
“老百姓过不上好日子,要我们这些党员、干部有啥用”
原江苏省江阴市人大常委会城乡建设工委主任李德和向记者回忆,1975年至1981年,吴仁宝接受组织安排,担任江阴县委书记。吴仁宝要求机关干部改变以往坐办公室的作风,实行“三三制”三分之一的人员到基层调研,三分之一的人员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三分之一的人员留守机关处理日常事务。
当县委书记期间,吴仁宝每次下乡都是再三叮嘱:“有啥吃啥,钱粮付清。”李德和随他下乡或外出,为他支付伙食费,钞票粮票笔笔入册。这本5年形成的伙食账,李德和已保存30多年,成为珍贵的勤政廉政档案。
在那个年代,不少公社没有公路,只能步行。吴仁宝边走边看农田苗情,遇见农民就坐地交谈,常常脱掉胶鞋走路的他被农民称为“赤脚书记”。
“赤脚书记”的习惯,吴仁宝坚持了一辈子。80多岁时,他每天也是半夜才睡,三四点钟起床,偶尔睡到五点醒来,他总是说:“睡过头了!睡过头了!”然后急匆匆出门“走村串厂”。“老百姓的冷暖苦甜,如果我们这些基层工作的党员、
干部再不去过问,再不去帮他们一把,那他们还会有啥好日子过嘛!老百姓过不上好日子,要我们这些党员、吴仁宝的女儿吴凤英告诉记者:“从我小时候起,他就起早摸黑,村里的大小事儿都要过问,几乎不在家里待着。”
“让百姓幸福就是社会主义,让百姓幸福就必须大发展”
华西村398号,是吴仁宝住了几十年的家,建于上世纪70年代,墙壁下方蓝色涂料漆的漆皮已经翘起,露出一块块用石灰粉刷的白底。而华西的村民,早已搬进第五代住房欧式别墅里。
吴仁宝曾说:“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幸福。”他常跟华西的干部讲:“我们华西提倡的是?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要求老百姓做到的,干部首先做到;要求老百姓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让百姓幸福就是社会主义,让百姓幸福就必须大发展。”为了把这个“真道理”转化为人们的幸福生活,吴仁宝带领华西人走过了“七十年代造田”“八十年代造厂”“九十年代造城”的三次征程。凭着敏锐的判断,吴仁宝带领华西率先转型,在服务业领域打造了旅游、金融、海运等制高点,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华西人越来越富有,吴仁宝对自己的要求却越来越严格。“老书记上世纪70年代就给自己立下?三不?规矩: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拿全村最高奖金。”说起“老书记”的廉洁自律,村民黄永高抹起了眼泪,“这个?三不?,老书记全做到了,,他全部上交给了集体。”
随着华西接待客人越来越多,吴仁宝又给自己约法三章:一不沾酒,二不陪客人,三不上群众家的饭桌。无论谁到华西,官阶多高,吃饭时,他只是端着白开水敬一下,然后回到家里吃老伴儿煮的面条。
“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自己不听群众话”
“老书记常说,一个人死了,死即了了,但了的是物质的东西,精神形象不会了,多留一点好的精神、好的形象给子孙后代,比留给子孙财产更重要。”吴协恩告诉记者,“我想,这就是老书记留给我们的最大的精神食粮,是华西正能量的本质所在。”
做华西的村民很幸福,做老书记的子女不容易。30年前,村民孙良庆12岁的儿子溺水身亡,一家人悲痛欲绝。好几个夜晚辗转难眠后,吴仁宝来到孙家说:“人死不能复生,你们
别再难过了,我把我的儿子给你们,你们看哪个合适就挑哪个!”最终,吴仁宝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心得体会 范文精选2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资料分享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18-11-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