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其一)
李白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诗仙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少年抱负宏大。天宝(742年)由友人道士吴筠推荐,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做一名文学侍臣,以诗赋为朝廷点缀升平。因与权贵不和,被迫“赐金放还”;安史之乱起,参加永王李璘幕府,后受株连,流放夜郎,遇赦东归,后病逝于当途。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想象丰富,夸张奇特,形成了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风格。有《李太白集》。
3
写作背景:
《行路难》作于天宝三年(744年)共三首,这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zūn
zhù
sè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金壶装着的清醇美酒每斗十千文,
玉盘盛着的美味佳肴价值万文钱。
停杯投筷吃不下去,
拔剑四望心中茫茫然。
想渡黄河冰塞住河流,
想登太行雪布满了山岭。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空闲时在碧绿的溪水中钓鱼,
忽然又梦见乘舟从日边经过。
行路难啊,行路难,
歧路多啊,如今身在哪里?
定有机会乘长风破万里浪,
坚决挂上高帆渡过大海。
二(5-8)行路难
冰塞黄河
雪满太行
垂钓碧溪
乘舟梦日
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
行与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变得具体可感。
用典,借古人激励自己,表达对前途的信心。
希望有朝一日像吕尚、伊尹那样闲居时忽返长安,被皇帝重用。
一(1-4)欲抑先扬,以乐景衬哀情。
斗十千值万钱(夸张,极言宴席的华美)
停、投、拔、顾(以动作描写生动刻画诗人既悲愤郁闷又竭力从苦闷中挣扎出来的自我形象。)
三(9—12)感叹人生道路的坎坷,表现进退失据又不甘自弃、继续探索寻求出路的复杂心理。
行路难,行路难(反复,突出内心的忧虑、焦灼不安)
多歧路,今安在(前途的渺茫,内心的沉重)
四(13—14)充满信心,展望理想。
长风破浪:比喻施展政治抱负。
主题:表现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苦闷,乐观、豁达的胸襟,及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表现诗人远大抱负和坚定自信的千古名句是哪两句?请赏析这两句。
明确:
千古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是乐观、自信的表现。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现在常用这两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
六、课堂练习
1、生活中难免经历痛苦与挫折,请你用本诗中的句子对身处逆境的朋友进行激励或劝勉:
, 。
2、本诗使用典故古人能有此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的句子,
。
3、诗人以“行路难”比喻,诗中具体体现“行路难”( 照应题目)的诗句:
,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世路艰难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4、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5、收集古诗词中表雄心壮志的句子。
A
诗词三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