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在韩国的发展
【摘要】:中国与韩国是友好近邻,两国地缘相近,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关系密切。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已有近 4000 年的文字可考的历史。韩国人则善于学习,总以开明的态度欢迎中国文化和现代的西方文化,吸收中西方文化的精华,创造了具有本国特色的优秀文化。特别是中国儒家文化在古代朝鲜半岛就已影响深远,对韩国现代化和当今社会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关键词】:中国儒家文化;古代朝鲜半岛;韩国现代化;韩国当今社会
【Key words】:China’ s Conf ucianism ; ancient Korean Peninsular ; Korea’ s modernization ; Korea’ s modernsociety
中国与韩国是友好近邻,两国地缘相近,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关系密切。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已有近 4000 年的文字可考的历史。韩国人则善于学习,总以开明的态度欢迎中国文化和现代的西方文化,吸收中西方文化的精华,创造了具有本国特色的优秀文化。虽然韩国现代社会采用欧美的经济模式,但是其主流文化仍然是儒教文化,即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本文重点探讨儒家文化在古代朝鲜半岛的传播,及其对韩国现代化和当今社会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一、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在古代朝鲜半岛的传播
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延续至今,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儒家文化起源于我国的春秋末期,是由鲁国人孔子在公元前 500 年创立的。自孔子创立儒学以来,这一思想经治国安邦长期锤炼成为系统而又精纯的思想和博大而严谨的理论。儒学的历史沿革,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重大演变过程: (一) 先秦儒学。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只是百家争鸣中的一家。孔子去世后,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后来形成了儒学基本范式,先秦儒学奠定了中国儒学的发展基础,影响并规范着后世儒学。(二)秦汉儒学。汉代初期,前几代统治者在思想上奉行“黄老之术”(即道家创始人黄帝和老子的学派) ,直到汉武帝继位后,在推举“贤良对策”时,采用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便成为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三)魏晋儒学。这个时期的哲学家大都把儒家的《周易》和道家的《老子》、《庄子》作为基本思想资料(合称之“三玄”) ,以老庄思想揭示儒家经典,后世称之为“玄学”。(四)隋唐儒学。在魏晋南北朝的几百年间,儒家思想一直处于衰微的状态,但伴随着隋朝在政治上的统一,儒家学术呈现出统一趋势,儒家的地位得到提升。到了唐代科举制度盛行时,儒学再度官学化,儒家经典已占支配地位。(五)宋明儒学。在宋、元、明时期,宋明理学是儒学的一种历史表态,是继魏晋把儒学、玄学改造之后,对儒家的佛(佛教)老(道教)化改造。这个复兴魏晋儒学或玄学的运动,发先声于隋唐之际,由唐代中期后续,又至两宋时期,程颐、朱熹重新译释,并对儒学作了较大改造,形成程朱理学。[1 ]明朝期间,又有王守仁阳明心学,究其哲学思想,渊源是先秦时期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及“良知”,近源则是宋朝陆象山的“心学”,它是在对先秦至宋明期间各种类型的“知行说”进行批判、继承基础上的创新。[2 ]儒家文化持续到元、明、清三朝。即使在元蒙、· 2 6 ·满清政权时期,儒家文化都未曾废断过,仍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并一直影响到当代。儒学
儒家思想对韩国文化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