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近现代日本柔道发展研究
姓名:覃永贞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体育人文社会学
指导教师:黄亚玲
20060530
近现代日本柔道发展研究
专业体育人文社会学
专业方向体育社会学
申请人覃永贞
指导教师黄亚玲教授
摘要
近现代日本柔道通过吸收近代国际化特征,成功地走上了国际体育的舞台,
最终发展成为现代奥林匹克项目。本文从日本历史和文化的视角,力求透过解析
近现代柔道的发展过程,深入地研究日本柔道在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改革和
举措,从整体上把握日本柔道近现代发展的关键问题,即以嘉纳为代表的柔道活
动家们如何将日本柔道文化的主体性和近现代国际体育的文化特征和传播方式
结合起来,如何从矛盾和困惑中走向更广泛更深入的融合,重点分析和研究了柔
道与近现代社会的连接以及柔道与世界体育的接轨。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归纳演绎、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本文作者得到以下结
论:首先,日本柔道在近现代发展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了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的
教育价值,形成了日本柔道“体育”、“胜负”和“修心”三方面的教育理论,符
合现代教育对人“德、智、体”培养的基本要求,使柔道顺利成为学校教育内容,
达到锻炼青少年体魄、培养斗志和加强自身修养的教育目的,推动了柔道在日本
社会的普及;其次,日本柔道在近现代发展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了传统体育在现
实社会中的社会价值,“精力善用、自他共荣”的柔道理论倡导人们和谐相处,
社会共同发展;第三,日本顺利完成了柔道项目具备近现代国际体育项目的特征,
顺应国际体育的发展要求,对比赛制度、比赛规则进行改革创新,使之更加科学
合理,有利于比赛的公正性、竞技性和观赏性;第四,讲道馆柔道在日本国内获
得了价值认同,一批具有强烈信仰的人共同努力,确立了日本传统体育在现代社
会和世界的地位;第五,讲道馆加强对柔道人才的培养,一批德艺双馨的柔道骨
干为柔道的传播和开展奠定了基础,如西乡四郎、山下义韶等柔道选手不仅技艺
高超,而且品德高尚,提高了柔道在国际上的声誉;第六,不断完善组织管理制
度,积极促进组织的规范化、国际化发展;第七,建立和完善人们学习柔道的管
理制度(如柔道的段位制),有助于人们进行终生体育锻炼。
关键词:近现代;日本柔道;嘉纳治五郎
参考文献
[1]嘉納行光,[M].アテネ書房,1999
[2]田中守,[M].不昧堂,2000
[3][M].杏林書院,1994
[4]·スポーツの歴史[M].日本体育社,1980
[5]·スポーツ史[M].西日本法規出版,2001
[6]―カラー柔道衣までの 40 年[M].不昧堂,1997
[7][M].大修館書店,1993
[8][M].逍遥書店,1964
[9][M].讲道馆出版,1970
[10][M].讲道馆出版,1953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近现代日本柔道发展研究
1 前言
选题依据
日本文明经过千年的发展,在吸收中安时代逐渐构建了独特
的大和文明,从艺术精神、审美意识到创造独特的体育、文学、艺术,文学方面如和歌、
俳句、浮世草子等;艺术方面如歌舞伎、浮世绘、能乐等,体育方面如剑术、柔术、相
扑等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明财富。近代日本经过自我确立到丧失到再确立,经过两
次文明开化,明治维新以后近百余年,确立了在亚洲的强国地位。
日本在与外来文明——无论在与古代中国还是与近现代西方文明的交流,走的都是
一条学习和构建的道路。它摆脱了将某一种文明绝对极端化,建立以“和魂汉才”、“和
魂洋才”为导向的、与外来文明交流融合的发展特征,在坚持外在交流的主体性情况下,
保持两者的平衡而达到融合。这种独特的文化特征必须建立在对不同文明自觉认识基础
上,取长补短才能完成。可以说,世界上很少有哪一种文明像日本文明这样如此热烈执
着本土文明的传统,又如此广泛摄取外来的文明;如此曲折的反复,又能如此艺术地调
适和保持两者的平衡,从而创造出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文明。体育作为日本文化最活跃
的一部分,是日本文化特质中突出代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将内在发展的自律性
和外在交流的主体性高度融合在一起。在近代,日本柔道通过沉淀自己的文化特征,吸
收近代国际化特征,成功地走上了世界的舞台,最终成为现代奥林匹克项目。现在的日
本柔道已经成为了
近现代日本柔道发展研究(教育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