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二)
《日出》
1.《日出》的创新探索:
曹禺自已也认为《雷雨》有点“太像戏了”,于是在《日出》中,他便不再追求精心构制的故事,而注重日常生活的展现,传奇转向平凡,变态转向常态。在结构上,也采用了人像展览式结构。场景也由家庭移向社会。
《日出》一剧,事情完全在天津,当然和上海也有关系,如写交际花一类的事。地点也可以说基本是在天津惠中饭店,另外是南市“三不管”一带的地方,那里有很多妓院。翠喜、小东西是确有其人的。妓女们的心肠都很好,都有一肚子苦水。我不敢独自到那些地方去。我是由朋友带去的,读书人跑到那里去,很不容易。我接触了许多黑暗社会的人物,慢慢搞熟了,才摸清里边的事。不过很难。
2,故事梗概
交际花陈白露受银行家潘月亭供养,整日与一群游手好闲的寄生虫相周旋,虽厌恶和鄙视周围的一切,但只能抱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昔日的恋人方达生试图拯救她,但她无力自拔。潘月亭投机股票失败,陈白露债台高筑,深感前途渺茫,终于服毒自杀。
《日出》剧照
剧本通过对半殖民地都市群丑的出色描绘暴露社会的黑暗糜烂。
有工于心计的银行家潘月亭、卑躬屈膝的李石清、俗不可耐的顾八奶奶、洋奴张乔治等。这些都市群丑聚在陈白露的寓所里寻欢作乐,而又尔虞我诈,充分暴露了被金钱扭曲了的畸形人性。
曹禺2,日出,原野,北京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