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咬伤暴露人群的伤口处理及预防对策
【摘要】目的通过对狂犬病病因的探索,提高人群对狂犬病的认识,使人们意识到一旦被猫狗等动物咬伤,及时处理伤口,可阻断狂犬病的发生。方法对于咬伤的病人,如皮肤未出血,可规范全程注射狂犬病疫苗,只要出血,就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并联合使用狂犬病血清或疫苗。结果预防性护理措施的应用,可降低伤口感染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这176例患者经过全程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后无一例发生狂犬病。结论狂犬病是可防可治的,只要做好预防,就能减少狂犬病的发生。
【关键词】犬咬伤;伤口处理;预防/对策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09-02
狂犬病系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高度兴奋、恐惧不安、恐水怕风、流涎和咽肌痉挛,病情发展迅速,患者多于3-5日发生瘫痪而死亡。人对狂犬病普遍易感,病死率100%。近年来我市狂犬病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平均潜伏期40天。全部病例均死亡,平均存活时间5-12天,最长者12天。因此对其免疫预防尤为重要。在我国,由于群众受经济条件和对狂犬病知识了解不够的影响,目前进行的免疫预防处理是针对暴露后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为此我们对暴露后主动进行狂犬病免疫处理的176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7月共收治狂犬病免疫处理病例176例。男性116例,女性60例,1岁-14岁120例,14-70岁56例,伤口处理176例,接种人狂犬病疫苗176例,经过预防性处理后,伤口感染10例,经过抗生素治疗后,伤口愈合好,感染率6%。均为犬咬伤,其中手部26例,腿部52例,躯干46例,头面部31例,其他如颈,臂会阴部21例。入选标准
①均为首次犬咬伤,而且在咬伤后24小时内就诊。②伤前身体健康,无基础疾病史。③来医院前未进行任何处理并完成全程免疫接种者。
2 方法
暴露分三级:Ⅰ级为接触或喂养动物,完好的皮肤被舔,不需要处置;Ⅱ级为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需要彻底消毒伤口,注射狂犬病疫苗;Ⅲ级是指单处或多处贯通性皮肤咬伤或抓伤,或者破损的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被污染,不但需要上述两个步骤,还需要注射被动免疫制剂(抗狂犬病毒血清或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
人被狗或猫咬伤后,不管当时能否肯定是疯狗所为,都必须按下述方法及时进行伤口处理:若伤口流血,只要不是流血太多,就不要急着止血,因为流出的血液可将伤口残留的疯狗唾液冲走,自然可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对于流血不多的伤口,要从近心端向伤口处挤压出血,以利排毒。同时,必须在伤后的两个小时之内,尽早对伤口进行彻底清洗,以减少狂犬病的发病机会。用干净的刷子,可以是牙刷或纱布,和浓肥皂水反复刷洗伤口,尤其是伤口深部,刷洗时间至少要持续30分钟。关键是洗的方法,因为伤口像瓣膜一样多半是闭合着,所以必须掰开伤口进行冲洗。用自来水对着伤口冲洗虽然有点痛,但也要忍痛仔细地冲洗干净,这样才能防止感染。冲洗后,再用70%的酒精或50度-70度的白酒涂擦伤口数次。涂擦完毕后,伤口不必包扎,可任其裸露。对于其他部位被狗抓伤、舔吮以及唾液污染的新旧伤口,均应按咬伤同等处理。如伤口情况允许,应当尽量避免缝合。伤口轻微时,可不缝合,也可不包扎,可用透气性敷料覆盖创面
犬咬伤暴露人群的伤口处理及预防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