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之惑
疫苗接种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健康措施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它可在每年预防200万~300万人口死亡。一直以来,我们都放心地给孩子注射疫苗,但近年来却也曝出不少关于疫苗安全事件的新闻。
疫苗接种的禁忌和不良反应
2010年3月17日,有媒体报道了“山西疫苗事件”,近百名儿童不明病因致死、致残或引发各种后遗病症。这些儿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发病前不久,都接种了疫苗。
今年6月23日《南方都市报》一篇《疫苗之殇》的报道更是让很多家长捏了一把汗,文章报道了被疫苗改变命运的38个中国孩子,这些孩子有的终日呆坐或者躺着,大小便都在床上解决;有的年龄增长,身体却停止成长,停留在打疫苗前的大小;有的已经治疗无效死亡……
中国每年疫苗预防接种达10亿剂次,疫苗的不良反应率是百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二,虽然这个概率很低,但也意味着每年要有超过1000个孩子因为接种疫苗而产生各种不良反应。事实上,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接种任何一种疫苗都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乙肝疫苗
接种时间:出生两天内、1个月、6个月各注射1次,每3~5年加强注射1次。
接种禁忌:患有肝炎、发热、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有过敏史者禁用。
不良反应:接种疫苗后反应轻微。少数人在疫苗注射部位出现红晕和硬结,稍有压痛,2~3日后即退去。一般无全身反应,极少数出现畏寒或低热,也有个别报告出现荨麻疹者。
卡介苗
接种时间:婴儿出生后即可接种,如果出生时没接种,可在2个月内接种。在3岁、7岁及12岁时,如结核试验阴性,应进行复种。
接种禁忌:凡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湿疹、免疫缺陷症或其他皮肤病者均不予接种。
不良反应:接种后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若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可用1%龙胆紫涂抹,以防感染。一般8~12周结痂,为正常反应。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接种时间:出生后满2月,初服,以后每隔1月服两次,连服两次,4岁加强1次。
接种禁忌:1、有免疫缺陷症禁服;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禁服。2、对牛乳及牛乳制品过敏者禁服糖丸剂型疫苗,可服液体疫苗。3、凡发热、腹泻(一日大便>4次)及患急性传染病期间、妊娠期间忌服。
不良反应:只有极少数婴幼儿服用脊灰疫苗后发生一过性腹泻,可不治自愈。
百白破疫苗
接种时间:婴儿出生满3个月时进行,初种必须注射3针,每次间隔4~6周,孩子1岁到2岁时再复种1次。
接种禁忌:1、有癫痫、神经系统疾患及抽风史禁用。2、急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及发热者暂缓注射。3、儿童免疫制剂,成人禁用。
不良反应:1、局部可出现红肿、疼痛、发痒、或有低热、疲倦、头痛等。偶见过敏性皮疹、血管性水肿。2、无菌性化脓,多系注射过浅或疫苗未摇匀,硬结不能吸收而形成注射部位化脓。3、若全身反应较重,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4、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无论全身反应或局部反应均极低。但也有的接种后在接种部位有轻度红晕、痒感或有低热,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即行消退,如有严重反应及时诊治。
麻疹疫苗
接种时间:第一次接种应在婴儿满8个月,到2岁、7岁、12岁时再复种。
接种禁忌:患严重疾病、发热或过敏史(特别是鸡蛋过敏史者)不能接种。
不良反应:注射后局部一般无反应。在6~10天时少数人可能发热,一般不超过2天,偶有散在皮疹。
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接种时间:灭活疫苗在出生8月龄时接种两针,两针间隔时间为7~10天;18~24个月时接种第三针;6岁时接种第四针。减毒活疫苗在出生8月龄时接种第一针,18~24个月时接种第二针,6岁时接种第三针,以后不必再注射,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接种禁忌:1、发热及急性疾病。2、严重慢性病。3、脑及神经系统疾病。4、过敏性疾病,既往对抗生素、疫苗有过敏史者。
不良反应:大多数人接种无反应,仅个别儿童注射后,局部出现红肿、疼痛,1~2天内消退,少有发热,一般均在38℃以下。少数有头晕、头痛、不适等自觉症状。偶有皮疹,血管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发生率随接种次数增多而增加。一般发生在注射后10~30分钟,很少有超过24小时者。
不接种疫苗之祸
山西疫苗事件和《南方都市报》的报道及每种疫苗的不良反应让很多家长产生了困惑,接种疫苗可能产生这么严重的后果,那么作为一种主动防疫,是否不接种更保险呢? 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报道:
据2013年10月15日《三湘都市报》报道,益阳2岁男童匡一寒2个多月前被蚊虫咬了一口后,患上乙型病毒性脑炎,至今瘫痪在床。据孩子的母亲介绍,孩子出生时打过乙脑疫苗,之后要打加强针时,正赶上孩子感冒发烧就错过了。
据2013年8月29日《华西都市报》报道,半月以前,泸州市古蔺县何德善的2岁女儿何蔺高烧不止,送到泸州医学
疫苗接种之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