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 及重要性
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基础部高彦
回答三个问题
一、大学语文是什么课?What?
二、为什么开设大学语文?Why?
三、怎么学好大学语文?How?
一、课程性质What?
大学语文是综合素质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职业能力拓展课)。
小语:知识性(语言文字)
中语:考试性(语言文学)
大语:人文性(语言文化)
大语≠高四语文
更侧重通过文学提高整体文化修养,塑造高尚的人文精神和人格_大学文学。
“大语文”:世界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人生有多长,语文就有多长。
目前高职教育不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一味地教给学生实用知识,有部分高职院校取消了大学语文,就有可能把学生培养成只会干活的机器。这是高等教育的悲哀!
因此对“大学语文”教育要作一个重新的定位。
大学语文教学既要提高大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训练,激发学习兴趣,更要培养深厚的人文情怀,具备一定的人文精神,从而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育要旨:构筑文学的人生审美意境Why?
关注人自身的价值追求、生命的意义等终极人文关怀。
注重从“文学”与“人生”的关系层面,构筑通向人生宽广纵深的认识审美领域,进行人文情怀的启迪教育,培养出有思想、有高尚情操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从这点上讲,大学文学教育的目标与培育“大学精神”是不谋而合的。
所谓“大学精神”,可以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人文精神。
大学文学教育的使命重在培育“人文精神”,使大学生成为人格完善,具有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认识人生和世界的情感纬度
超越物质层面,追求终极人文关怀
“终极关怀”
是人文精神中最核心的东西,也是大学文学教育的目标之一。
是对世界、对人生中最根本、最基础的东西的关心和关注,是人类形而上的精神追求。它首先体现在人类对生存“困境”的思考。
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生存的困境就永远不会消失。
“玻璃困境”
“玻璃困境”:困于自身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东西的阻挡,陷于突破不了的困境。
我们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的遭遇“玻璃困境”,而良好的人文修养,有可能成为解救困境的砝码之一。
大学语文的重要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