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对监狱亲情帮教工作的几点建议和思考.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对监狱亲情帮教工作的几点建议和思考九监区牛俊前言: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68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及罪犯亲属,应当协助监狱做好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一、亲情帮教的定义对服刑人员的亲情帮助教育(以下简称亲情帮教),是指监狱根据《监狱法》的相关规定和党对罪犯改造工作方针政策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监狱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立足于帮助,着力于教育,落脚于挽救,通过组织服刑人员亲属,“零距离”对服刑人员开展的系列帮助教育活动。二、亲情帮教对罪犯改造的作用和意义案例:罪犯李某,男,彝族,25岁,累犯,2007年因犯强奸罪被判2年有期徒刑,2012年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于2012年6月18日投入四监改造。该犯自入监以来,情绪低落,思想复杂,对自己的改造漠不关心,不以为然。多次反映自己晚上睡不着觉,经常做梦,同监舍服刑人员也反映,该犯经常会在半夜里发笑,监区一直将其列为B类犯管理,并多次找其进行谈话疏导教育,但效果不佳。该犯于2013年9月29日,2013年10月9日先后两次用头撞墙,并两次要求干警关他禁闭,说他怕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并把自己的个人生活物品赠送给同改,说他用不着了,言语中透露出明显的轻生思想。监区先对其进行了包卡包夹,并安排了耳目贴靠,监区领导和多名干警对其谈话引导。通过耳目所反馈的信息,结合干警谈话情况,监区了解到该犯一重要情况:该犯自入监以来,家里人都没来看过他(因自己两次坐牢,给家里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家里人对其表示很失望,让其自生自灭),他觉得家里人抛弃了他,心里压抑,看不到希望,同时来这么长时间了,也很想念自己的家人,不知道如何做,因此才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监区积极联系了该犯家属,反映了该犯的相关情况,经过反复沟通,该犯家属同意来监进行亲情帮教。2012年11月12日,该犯的父母来到监狱,监区按规定办理了相关手续后将其带到了监区会议室,监区干警先向李犯的家属单独通报了该犯的相关情况,事先交代了此次亲情帮教的相关目的和要求以及注意事项后,安排李犯和家属见面,李犯在看见家人的第一眼便冲上去跪在了父母的面前,嚎啕大哭,说自己错了,对不起父母。经过两个多小时的亲情谈话,家属表示永远不会抛弃他,要他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出去和家团聚,家人会一直等着他,最后终于看到李犯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之后,监区又为他及时办理了亲情电话卡,每个月保证该犯能与家人联系一次,并由责任干警不定时的对其进行谈话教育,鼓励其改造。自此次亲情帮教后,该犯性格开朗了许多,脸上笑容也渐渐多二楼起来,也不在纠缠干警要求关禁闭,劳动态度积极了许多,同监舍的服刑人员也反映他晚上很少说梦话了,并开始会和同改沟通交流,截止至今,该犯表现正常,未发生过任何违规违纪。……亲情,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存在的感情,这种感情,往往是世界上一种最真、最深厚、最牢固的人际关系,亲情之所以有别于其他情感,关键在亲人之间,彼此都有一份不求回报的互爱。大多数服刑人员,在社会上时,不听父母管教,家庭关系紧张甚至严重对立,但当他们被送进监狱后,在一个相对封闭且失去人身自由的环境里,面对新环境、新群体,加上亲情缺失,极易产生惧怕、悲观失望、思亲念旧、性情孤僻、烦躁不安、抵触逆反甚至排斥对立等不良心理和极不稳定的思想情绪,最渴望见到家中亲人的容颜,最渴望听

对监狱亲情帮教工作的几点建议和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swng35
  • 文件大小44 KB
  • 时间2018-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