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需家园共同配合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1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是保证孩子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之一,幼儿园和家庭都应该重视培养。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了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但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常常以自己之腹度孩子之心,他们把做家务事视作负担,就认为孩子也不愿意做这类事情,所以尽其所能地帮助孩子,致使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存在着行为、习惯方面的脱节现象,孩子在幼儿园比较听话,能积极的做事情,而在家里,家长反映孩子比较任性、依赖性强,在幼儿园已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到家里被淡化,甚至被废止。下面根据我的工作实际,谈一谈家园共同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看法。
一、幼儿自理能力现状分析
在幼儿园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老师我不会”的声音。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庭背景、家长素质各不相同,孩子自理能力的水平也不尽相同。因此,我采取了系统的观察法和向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掌握幼儿的家庭结构,家庭经济情况等和幼儿自理能力现状。在具体调查过程中,我分别从进餐、睡眠、入厕盥洗、穿脱衣服、叠被褥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数据分析:我班共有14名幼儿,自理能力表现为:表现强的有2人占比例为15%,%,%,%。通过调查了解幼儿在家时的进餐、入厕、洗簌、睡觉都是在成人的帮助下完成的,总体而言,幼儿自理能力现状是比较差的。
二、形成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的原因
1、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是形成幼儿生活能力低下的首要原因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幼儿园实施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孩子百般呵护,包办了孩子所有的事情,剥夺了孩子自己学习劳动的机会,也有些家长闲麻烦怕孩子添乱而代替了孩子所有的事情。如:家长看到孩子自己吃饭,吃的满桌子都是不采取正确的引导方式帮助孩子学习正确的吃饭方式,而是直接喂孩子吃饭。教育孩子常常也会持这样的一种态度:“你还小,懂什么,等你长大了就知道,让我来教你,你照我说的去做。”其实我们不但低估了孩子的能力,而且这种做法不但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大大压抑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令孩子从小有了一种不良的意识:我什么也不会干,我什么也干不好,有大人帮我就行了,我不需要干这些,这些等到以后再做。从而使包办成了现代家庭里一个普遍现象。错过了在家中对孩子进行自理能力培养的良好时机。
2、家长推卸教育幼儿的责任
有些家长因为工作繁忙,教育工作全依赖长辈和幼儿园这些家长虽然明白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但他们往往因为自己工作忙事情多,长辈又非常愿意帮助,于是把对孩子教育引导的任务教给了幼儿园和长辈们,自己只是偶尔关心一下,而我们的长辈对于自己的孙女孙子都是十分宝贝的,对孩子的要求往往百依百顺,什么事情都不要孩子自己动手,还有极少数一群家长,他们忙于自己打牌赌博享乐,而把对孩子的教育放于祖辈们身上,因而使这些孩子在祖辈们的溺爱下,导致了这些孩子自理能力尤其之差.
3、树大自然直”的思想影响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小,不用着急,等长大了自然就会了。对孩子的成长不关
论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需家园共同配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