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训练 ( 三 )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指的是说明类文章说明事物或者事理时候采用的顺序,而非说明类文章的结构顺序。说
明文中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多用于说事物的发展、变化、建造及产品的生产过程。有表示时间的词语:首先、其
次等,从古到今,从上午到下午,从一点到两点等。比如有一篇《景泰蓝的制作》 ,它就是按照景泰蓝的
制作过程中“做胎――掐丝――烧制――点蓝――烧蓝――打磨――镀金”的时间顺序来说明的。
2、“空间顺序”:按事物的位置、形状、构造等方位顺序介绍事物。有表方位的词语,由内到外,由上到下,
由左到右等等。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 ,常用这种顺序。《故宫博物馆》在介绍每一座建筑物的
时候,则又按照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顺序。这样安排合乎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是最合理的顺序。
3、“逻辑顺序” 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及事理的关系说明事物及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 介
绍高科技产品、科技知识原理等 ) 。通常包括::从整体到局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主要
到次要,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一般到个别 ( 特殊 ) ,等等。如《苏州园林》,就是运用逻辑顺
序来说明事物的。凡是阐述事物、事理间的各种因果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按逻辑顺序写作最为适宜。
“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一般都有比较明显的标志性词语 ( 比如:表示时间或者空间的名词 ) 。
当然,说明文的说明顺序除了时间和空间顺序外,就是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多用于“事物说明文”。“逻辑顺序”多用于事理说明文。
三种顺序的作用都能使说明对象条理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以上是说明文几种常见的说明顺序。针对不同的说明对象,我们应用不同的说明,但实际上这几种说
明顺序也不是截然分开的,而常常是综合运用,只是以哪种说明顺序为主罢了。
另外,“说明文的结构顺序”一般有两种:总分式 ( 分总或者总分总 ) 和层进式。事物说明文的文章
结构多采用“总分式”,事理说明文的文章结构多采用“层进式”。
如何理清说明顺序 ?
一是认清说明对象 ,分析说明顺序。 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了说明顺序的选择。 有些事物内部构造比较复杂,
通常按空间顺序说明,或由前到后,或由上而下,或由外及里,或由中间到四周,或按东西南北方位顺序。
二是 把握语言标志 ,,“读”出说明顺序。说明文语段中往往借助一定的词句表明层次和顺序,
连接内容,组织材料。各种顺序在语言上都有一定的标志。时间顺序多用表时间变化的词语,空间
顺序多用表方位的词语,逻辑顺序多用表逻辑层次的关联词等。所以,把握这些语言“标志”,可
顺利地理清说明顺序。
三是 分清主次,综合归纳 。有时一篇文章不仅采用一种说明顺序,而是将几种方式揉合起来,交叉使用
几种说明顺序,从而达到说明透彻的效果。如《中国石拱桥》一文,除了按先古后今的时间顺序外,又按先概
括后具体、先整体后局部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先谈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再概括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总体情况,
接着以赵州桥、卢沟桥为具体实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曾取得的辉煌成就。
【考点测试】
一、下面是两段内容关联的文字,其中第二段文字顺序混乱。联系第一段
3说明顺序训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