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特色农产品发展布局规划
编制说明
特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庆具有发展特色农产品得天独厚的
优势和条件。 为加快我市特色农产品的发展, 培植特色产业, 全面提高农业整体
素质和效益, 根据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 《关于编制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 2006~ 2010 年)的通知》精神,本着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求实创新、加速
发展的原则,结合我市农业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以资源为基础, 以市场为导向, 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 以增强农产
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 依据我市近年来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势农产品布局现状, 选
择在国内外市场具有竞争优势或潜在优势的特色农产品, 确定优势产区, 明确主
攻方向、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实施扶优扶强战略,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培育,促
进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 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集聚, 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
力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区或产业带,从整体上提升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本规划在《重庆市优势农产品发展布局规划》的基础上, “十一五”期间,
优先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前景的 16 个特色农产品,进行优势区域布局,建
立标准化示范区, 为我市特色农产品良种繁育、 标准化生产及加工销售一体化运
作起支撑性和示范性作用, 对特色农业发展起基础性和指导性作用。 通过特色农
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与重点产品示范区建设, 做大做强特色名牌产品, 全面提升特
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本规划的编制, 得到了农业部、 市委和市政府领导的重视, 得到了市级有关
部门、各区县(自治县、市)及有关专家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特色农产品是指具有特定的生产区域、特殊的产品品质、独特的市场优势,
并具有一定生产传统和产业基础,经过扶持和培育能够尽快形成适度生产规模,
在国内、 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 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性农产品。 我
市光热水土资源区域性特点明显, 物种资源丰富, 具有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独特优
势和潜力。 通过近年来的结构调整, 特色农产品已有一定发展, 并逐步成为深化
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改善人们生活、 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突破口。 同
时,日益融合的国内外市场对发挥比较优势和做大做强区域特色农业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实施统筹区域发展战略为全面推进我市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提供了新
的契机。
一、战略地位
实施特色农产品发展布局规划, 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 加快发展
特色农产品,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 ,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突
破口”,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关键点” ,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来源” ,
对提高全市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和统筹区域发展的有效途径
整合资源, 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 适应新阶段农产品优质化、 专用化和多样
化需求和农业提效增值的需要, 科学发展特色产品和产业, 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
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 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地区比较优势。 在发展优势农
产品的同时, 加大特色农产品的开发,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有
利于统筹区域发展。
(二)是区域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
我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土资源丰富,物种资源多样,
孕育了大量的名、优、稀、珍品种资源,具有发展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和潜力。按
照“调高、 调优和调出效益” 的原则, 充分利用资源,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
培育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和产业群,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是保护和提高区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
发展特色农产品, 建立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 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
产条件, 增强特色农业发展后劲, 有利于提高区域土地产出能力, 有利于提升我
市农产品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四)是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
发展特色农业, 建成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带动加工、 储藏、保鲜、
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 延伸产业链, 形成区域性支柱产业,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
势,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
(五)是区域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推进的有力保障
发展特色农产品, 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 标准化生产, 加快资源节约型
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与环境的良性循环,走节约、清洁、安全的农
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农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二、发展现状
(一)资源概况
我市地处四川盆地向盆边山地过渡地带,幅员面积 8 23 万平方公里。地
质构造分属川中纬向构造带、 川黔南北构造带、 川鄂
3重庆特色农产品发展布局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