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与日寇的最后一次战斗.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与日寇的最后一次战斗
反映抗日战争时期民兵与敌人斗智斗勇的电视剧《民兵葛二蛋》一经播出,就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眼球,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真实描述了民兵是如何进行对敌斗争的。由于民兵不是正规军,搜集和传送情报都不及时,这就造成民兵与敌人的战斗有时候是误打误撞的,很多都富有戏剧性。我们遇到这样一位老民兵,他向我们讲述了当年日本投降后,队伍由于情报失误与日寇进行的最后一次战斗。
老民兵名叫董学锋,1923年出生,是河南省沁阳市西万镇西万村人,1942年参加革命,曾任太岳军分区沁阳抗日县大队三中队三分队队长。董老虽然年事已高,但讲起这段历史来思路清晰、声音洪亮。
1945年秋季的一天,董学锋所在的太岳军分区沁阳抗日县大队(后改成沁河支队)得到情报:从山西太原下来一小股保安队,约四五十人,将在明日凌晨经过沁阳常平村。
保安队是日军扶持的汉奸武装,别看平常他们在老百姓面前耀武扬威的,其实是一帮乌合之众,纪律松散,一打就垮。县大队多次跟他们交手,根本没把他们放在眼里,再者县大队正在扩编,缺少枪支。于是,大队长董学义与大家商量后,命令三分队和一分队各带40人联合作战,利用常平村有利的地形,在马鞍山一带设伏,打保安队一个伏击,消灭他们,得几十条好枪。
沁阳常平村位于太行山南麓,北边紧挨着山西,太行八陉之一太行陉穿村而过,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马鞍山位于常平村南,山形东西高,中间凹,酷似马鞍。山西通往河南的公路在两山间穿山而过,最窄处只有四五米宽。此处不仅两山夹一路,而且过去隘口两边就是万丈深渊,可谓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此处不仅地势险要,而且一旦情况有变,参战民兵向东可以撤到张老湾村,向西可以退守水峪寺,来去自由。
天黑以后,董学锋带着三分队埋伏在东山头,一分队在董存军的带领下埋伏在西山头。他们架好机枪,准备好手榴弹,只等敌人在山下的公路上出现,就来个居高临下,东西夹击,打他个措手不及。
大约等了两个小时,还不见公路上动静,董学锋就派侦察员下去,让他顺着公路往常平方向去摸摸情况。大约一顿饭工夫,侦察员气喘吁吁跑回来报告说:“情况有变!刚到常平村口,就听见村里叽里呱啦全是小日本,不是保安队。大约有一千多小日本正在吃饭,现在快要出村了,我们赶紧撤吧!”
情况突变,让董学锋一时拿不定主意,打,还是不打?打,虽然占据有利地形,但八十民兵肯定打不过一千多个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本鬼子。如果先撤,西山的一分队没得到消息,交上火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情况万分紧急,董学锋一边命令通讯员,赶在敌人出现之前跑到西山头通知董存军立即撤退;一边命令大伙都做好最坏的打算,一旦暴露目标,就跟小鬼子拼了!
这时,东方的天空已经泛白,黎明就要到来。透过雾霭,可以清晰地看到周围的情况。派出去的通讯员很快又跑了回来,压低声音说:
“过不去了,鬼子已经进入伏击区。”跟一分队失去了联系,董学锋他们只得先隐蔽不动,待敌人过去后,再悄悄撤退。
敌人渐渐走近了,他们排成四路纵队,肩上扛着轻重武器,迈着整齐的步伐,唱着军歌,后面还有几头毛驴驮着类似弹药或是粮食之类的物资,几匹东洋马上骑着当官模样的日军,毛驴后面好像还跟着家眷什么的,虽然他们唱着军歌,但却与之前不可一世的日本兵有点不一样。
就在董学锋认真观察着敌情时,忽然鬼子一阵“哇哇”叫唤,几挺“

与日寇的最后一次战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qpkhvg37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