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县第一中学班级“红、黄线”考核制度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班主任应加强对班级管理,积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努力让班级呈现出班风正、学风纯,学生学习积极进取、思想积极健康的良好局面。但班级管理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就视为“闯黄、红线”。
1、班风考核。在每学期的班风考核中,低于同组同层次总平均分10分(含10分)——15分(不含15分),视为“闯黄线”;低于同组同层次平均分15分(含15分),视为“闯红线”。
2、违纪情况。在班级管理中,一学期中,班级学生违反《禄丰一中学生违纪八条红线》中的任意一条,出现1人次的,视为“闯黄线”;出现2人次及以上的,视为“闯红线”。(班主任,年级部上报处理的不计入)
3、教学成绩。在每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文理分班前,普通班班级总平均分低于同年级同层次平均分15分(含15分)——20分(不含20分),视为“闯黄线”;低于同年级同层次平均分20分及以上,视为“闯红线”。文理分班后,普通班班级总平均分低于同年级同层次平均分10分(含10分)——15分(不含15分),视为“闯黄线”;低于同年级同层次平均分15分及以上,视为“闯红线”。实验班班级总平均分低于同年级同层次平均分5分(含5分)——10分(不含10分),视为“闯黄线”;低于同年级同层次平均分10分及以上,视为“闯红线”。
4、优生培养。优生跟踪目标总分未达到年级下达分数的人数在40%(含40%)——50%(不含50%)之间,视为“闯黄线”;在50%及其以上,视为“闯红线”。
5、班主任问卷调查。在每学期的班主任问卷调查中,班级学生对班主任的满意率低于60%,视为
“闯黄线”;对班主任的满意率低于50%,视为“闯红线”。
禄丰县第一中学教学常规
教学常规是教学规律的体现,是对教学过程的最基本的要求,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如下细则:
一、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主要包括学校教学计划、年级组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个人教学计划等。
1、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要依据学校教学工作目标,统筹协调对各年级、各学科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和相应的检查措施,对各项主要教学工作做出具体安排,作为各教研组和任课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的参照依据。
2、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应依据学校教学计划,结合本组学科特点,对本学期各项教研工作做出具体的安排和要求,计划内容包括:对本组前学期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作简要分析;本学期改进教学的基本设想和教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课题;按月安排好各次教学教研活动的内容;本组学科课外活动的内容、组织分工及时间安排。
3、个人教学计划由各任课教师制定,一般在开学后一周内完成,经同年级备课组集体讨论定案,经教务处和校长审核,由各任课教师执行。内容包括:学生现状分析;本学期教学工作目标;具体安排及采取的措施;对优秀生及潜能生的辅导措施;教学进度安排等。每个教师必须按时制订教学计划,以学校统一规定格式、内容上交。
4、以上计划分学期制定,计划制定后,一式两份,一份交学校教务处存档,一份由计划执行者保存,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后期检查,确保计划落实到位,学期结束时各职能责任部门和学科教师应及时对照计划,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反思,写出书面总结。
二、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必须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大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掌握《课程标准》(大纲)对所教年级学科的要求,了解教材各章节的内在联系;依据教材内容、教师实际与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和要求,突出重点、难点,选择适当的教法和学法。
1、教案内容要求:
(1)教学目标。
(2)重点、难点。
(3)课型、教学时数。
(4)教具及现代技术教育手段。
(5)教学实施过程。
(6)课堂练习设计。
(7)作业布置。
(8)教学反思(及课后反思,上完课后及时书写)。
2、撰写教案
要分课时,按上述八方面要求撰写,不许用旧教案,不能以在课本、资料上写评注圈点为由而不写教案,简单的教案(教学程序150字以内)不算教案。学校要求,教龄在6年以下或才开始进行第一轮教学的老师要写详案。复习课、练习课,习题讲评课都要有教案
(高三复习课可直接在复习资料上书写)。且在布置练习前教师应先做一遍,指出哪些题学生可不做,在讲解时,有的题需重点讲,有些则不一定讲,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讲求效率。
3、课件应根据实际需要运用,要充分考虑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课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在教案中要有课件运用的说明,不能用课件代替教案,多媒体只能辅助教学。
4、教案检查采取定期普查,检查结果实行定性评价,检查后在末一节处注明检查结论,并加盖教务处公章。
三、课堂教学
上课是完成教学目标,保证教
禄丰县第一中学班级红、黄线考核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