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
特别呼吁“该改改我们的育人方式了”
今天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是“高智商低情商的心理残废人群”
"建好一个德育基地,就会少建一座监狱,思想道德建设是基地工作的重中之重。"
“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新时期广东精神
"建好一个德育基地,就会少建一座监狱" ——记电白县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校长刘海
“我要走一条前人没走过的路,不仅要创办一所特殊学校,还要办出特色、办出品牌!”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发表时间:2012-5-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2年5月总第99期供稿 作者:吴文强
[导读] 中小学品德教育只是整个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中的一个方面,从来不可能孤立地只存在于学校课堂教学之中。
吴文强湖北省郧县叶大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442500
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评价机制不健全、教育观念转变难、教育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参与体验不充分、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脱轨、德育资源缺乏必要整合等诸多问题,因此,中小学校必须有效实施和改进中小学德育方法和途径,提高中小学思想品德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教育观念转变难。
(1)学校教育唯分数论,育人观念淡漠。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一切教育评价的着眼点都聚焦在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上,所以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学生只要学习好就“一俊遮百丑”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教师只顾教书不管育人,将“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淡化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2)德育机构健全,但具体工作落实不力。虽然当前中小学都设置和配备了专门的德育机构及工作人员,但是在唯分数论的教育教学的指挥棒下,这些机构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尽
量减少了德育活动时间,充当起了可有可无的配角,生怕他们过多的德育活动挤占了应试教育的主阵地。
(3)德育内容滞后,重大教育而轻小教育。在当前的中小学德育内容中,大多内容只注重政治立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热爱祖国等大的思想理念的培养,而较少重视行为习惯、卫生习惯、理解尊重、交流合作等细节品行的养成。
,学生参与体验不足。
虽然新一轮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也提倡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有效地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综合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但是,受教育体制的制约,德育实践探究活动是难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的。
、家庭、社会等教育脱节,德育资源缺乏必要的整合。
中小学品德教育只是整个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中的一个方面,从来不可能孤立地只存在于学校课堂教学之中。而目前的中小学品德教育却存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严重脱节的现象,没有建立一定的学校、家庭和社会沟通交流的长效机制,影响了德育资源合力的形成和发挥。
二、有效实施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促进德育观念的转变。
(1)要真正使中小学德育取得实效,还是得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中小学教育中唯分数论的观念,切切实实落实素质教
“高智商低情商的心理残废人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