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摘要:本文是对七年级信息技术第6章《图片的获取与加工》中第二节《图片的加工》进行分析和设计,教学中采用学生身边的事例,使用ACDSee软件加工图片,让学生认识到图片加工的基本要素――对“光”和“构图”的加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图片加工; 光; 构图;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057-002
本文是通过对七年级信息技术第6章“图片的加工”进行教学设计和分析,最后确定教学方案的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和反思,希望对本章的信息技术教材分析和教研有一定的贡献。此文的整个教学构想,不是按照教参上的例子进行模仿和实践,而是重新建构,在ACDSee的软件操作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图片加工的基本要素――对“光”、“构图”的加工,以及培养学生具有对图片进行再加工的“创意”能力,构建学生对于图片的审美意识。教学情境的创设也是以学生春游为背景,力求信息技术的学习“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理念,期望此文对教学研究有一定作用。
一、教材背景分析
图片是多媒体中最常见的素材形式,图片加工又是最实用的多媒体编辑之一,选择一个好的软件作为学习载体十分重要。
ACDSee软件由看图软件发展而来,经过多次升级后,融入了图片处理的功能,它既可以让学生查看图片,又可以加工图片,还可以管理图片。本课重点是图片的加工,其编辑图片的操作很容易上手,正好作为图片学习起步的合适软件。这样就摒弃了教材上“我形我速”和“Photoshop”的学习,只是简单提及到而已。
二、对学情分析
采用学生们和教师拍摄的春游照片,实际的问题、实际的情境,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里学习过画图软件,已经初步具备了图片的编辑能力,但对“亮度”、“对比度”、“色彩”、“构图”等方面没有专业知识,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实践的方法学习,适当回避理论性的介绍。
三、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分析
本课教材上不一定要求使用ACDsee,但如果介绍太多的图片处理软件还不如好好学会一种软件,在有限的1课时里,我最终确立的教学目标就是围绕ACDsee的应用展开。
学习典型的图像处理软件ACDSee,掌握其基本应用技能。
能够使用ACDSee图像处理工具修改、调整图片,实现简单的艺术效果。
(1)利用对图片再加工的技能,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2)能够用正确的价值观评价图片信息。
(1)尊重他人的著作权,包括其图片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及复制权等;(2)初步尝试运用软件中集成的效果,制作有自己特色和创意的图片。
四、教学方法和素材准备
本课教学采用演示指导、分组教学、合作学习、任务驱动等方法,后附“学习要求”。
准备相关的图片素材,以及尽可能选取典型的例子,如:拍摄时倾斜的照片、多陌生人的合影等等。
五、教学过程详解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演示欣赏上周末春游拍摄的照片,打开图片时,介绍ACDSee的启动方法和查看图片的方法。
任务一:探索与发现
教师活动
“问题
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