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科利亚的木匣.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手锯、玩意、免得、抢走、难过、算术、当初、随便、仍然、敌人、台阶、所以、懂得”等词语。
、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懂得作者感悟到的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要按照事物变化的规律办事的道理。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大家看看自己和小伙伴小时候的照片,发现了什么?
生答,如:我们在慢慢地长大,我们的身体在不断变化。
师:是啊,不仅你们在一天天长大,很多事物都在时时刻刻变化着。你们看,我们开学时种的花已经开了,校园里的树也长高了。孩子们,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科利亚的木匣》就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的。
板书课题:科利亚的木匣,指导学习“匣”的音形义。
【说明】
生活小事中往往蕴藏着很深的道理。由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使很深的道理易于学生接受,同时也能够激起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思考。这种导入方法自然生动,将生活和阅读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激发了学生对课文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感知
: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通过查字典或问同学解决。
学生自由读课文,小组交流生字读音,教师巡视指导。
,齐读。
,引导学生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纠正读音。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木匣讲了科利亚的哪些事?
提示:课文写了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的事。
板书:埋木匣→挖木匣→受启发。
:按埋木匣→挖木匣→受启发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根据这三个部分讲述的意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
第一段:(1~3自然段)
第二段:(4~12自然段)
第三段:(13自然段)
课文主要讲的是科利亚5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向前数了10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4年后数了5步挖出了木匣,从这件事中感悟到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说明】
这篇课文的自然段较多,但条理很清晰,进行分段的训练很有价值,也很有必要。
三、引导研读第一段
:科利亚和妈妈是怎样埋东西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第一段,画出科利亚埋木匣的句子,多读几遍。
提示:他从家门口向前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坑挖好了,他把一个木匣放进坑里。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有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和其他小玩意儿。他放好了木匣,盖上土,用脚踩实,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敌人发现。
,帮助学生理解生疏的词语。

,帮助学生记忆科利亚埋木匣过程中重要的动词。

教师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然后学生自己练习想象读,并尝试背诵。
。教师板画科利亚埋木匣的过程。
提示:这一段主要写了科利亚刚学会数数的时候,把木匣埋到离门口十步远的地方。
【说明】
引导学生在读中进行想象,训练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一段的意思。
四、引导研读第二段
:从埋木匣到挖木匣经过了差不多四年的时间,科利亚已经九岁了。法西斯被赶走了,他和妈妈一起回到了故乡。他们家的房子还在,可是战前埋在地下的东西还在吗? 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思考以下问题。可以画下来,然后讨论交流。
投影或小黑板出示:
思考:
(1)妈妈怎样挖箱子的?结果呢?
(2)科利亚第一次怎么挖匣子的?结果怎样?
(3)科利亚又是经过怎样的思考,一下子挖出木匣子?
学生认真读课文、思考、小组讨论。

(1)师:妈妈是怎么挖箱子的?
指名答。
提示:“妈妈从家门口朝菜园走了三十步,很快就挖出了箱子。”
(2)师:科利亚是怎样挖木匣子的呢?
指名答。
提示:“这时候,科利亚也拿来铲子,他从门口起量了十步,就动手挖起

科利亚的木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102 KB
  • 时间2018-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