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
《 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要求:
1)实用类文本包括:传记、新闻、访谈、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
2)能力层级要求
B
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C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⑵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⑶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第一讲 传记
考点解说
1. 概念
传记是 遵循真实性原则 ,用 形象化的手法 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 叙事
性文体 。
2. 特点
传记作品的 基本特征是纪实性与文学性的统一 。优秀的传记作品往往是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哲
理性与形象性相结合、思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 ①真实性,传记的真实首先是必须以真人真事为依据再
现历史、再现人物,以真取信,以真感人;②艺术性文学性,传记文学要运用多样的艺术手法来刻画人
物,人物塑造力求个性化、形象化。 传记文学主要是写人的,所以它要求刻画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塑造
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它常用白描等手法刻画人物; ③概括性典型性 ,由于受材料、篇幅的限制,不可
能表现人物一生完整的经历、事迹,往往 通过典型的事例,以小见大, 来表现人物性格某一方面或某几
方面。因而传记一般 要求选材精当、高度概括;④通俗性,形式表达,简明易懂,容易被读者接受,语
言风格多样化, 有时简明、平实、朴素,有时生动活泼、文雅诙谐, 富于文学色彩。⑤时代性, 某时代
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体现时代精神与风貌。
3. 分类
按叙述人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按表达方式,有边叙边议的评传(适合考试);按篇幅,有大传
和小传(亦适合考试)
4. 考查方式
1. 把传记当作一般的阅读材料。 考查重要词语、句子和内容的理解,作品风格的分析,人物形象的
评价,感情的体验和感悟等;
2. 结合传记的特点进行能力考查。 一是结合作品考查对传记理论知识的理解, 如真实性、真实性与
文学虚构、传记的选材与语言表达、传记人物描写与刻画、勾勒与细节等 ;二是 运用传记知识分析作品,
如传记的结构、表现手法,总结传主的事迹、贡献或形象、性格特点,评价传主的价值、影响或传记作
者的观点、态度等。
5. 四步三遍阅读解题法
第一步:仔细审题,形成问题意识
充分了解题意要点,全面把握要回答的问题,形成问题链,带着问题阅读文本。
第二步:整体把握,梳理文本内容
以中速阅读文本,理清传主的经历、事迹,文本的详略和表现手法,思路的特点,以及作者的议论
评价。
第三步:再读文本,圈点勾画筛选
带着要回答的问题回读文本,确定信息区域,标画相关事件、细节、关键词句,并梳理出要点间的
条理。
第四步:紧扣文本,精确组织答案
将问题与文本结合起来,从问题出发观照文本,深入思考文本内容、传主品质、文本主旨,将前几
步的思考结果组织起来,问什么答什么,做到表达清晰而有层次、有深度。
考点一 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1
高考对于“筛选并整合传记的信息”主要有以下几种考查形式:
?
,概括×××的主要原因。
×××的?请分条概括。
,哪几件事对×××的
2016实用类文本阅读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