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博园“绿”在何处
“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于2013年5月18日至11月18日在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西岸举办,这是继奥运会之后北京举办的一次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国际盛会。本届园博会的主题是“绿色交响、盛世园林”,倡导绿色精神,在门票、建筑利用、废物处理、交通模式等多方面融入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腐朽变神奇:走在园博园中,风格各异的园林错落有致,山坡连绵,湖水纵横。很难想象,三年前这里曾是北京城南最大的建筑垃圾填埋场,面积140公顷,最深处达30米,一度成为京西最大的风沙源,环境恶劣。园博园建立之初就抱着“化腐朽为神奇”的理念,将这片土地脱胎换骨,进行生态修复。设计者利用既有地形,将垃圾填埋场改造为下沉式景观花园,重塑“燕京八景”――晴雪、叠翠、趵突、晓月、秋波、春荫、夕照、烟树,内设有燕台大观、云台叠翠、采芳云径等景区和大型山石叠水、花卉瀑布等景观,花木散布其间,蜿蜒溪流若隐若现,典雅的建筑穿插其中,让园博园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的最好诠释。
门票成亮点:北京园博会门票采用绿色环保材料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其中的光变防伪和珠光配对防伪,是在自然光下平视票的正面,显示为红色,而倾斜45度对光观察,则显示为绿色。门票的背面黑条处有完整、清晰的编码,每张门票的编码具有惟一性。
建筑最节能:从空中俯瞰,园博会的主展馆形似北京市市花――月季花,寓意
“含苞待放”。外立面为纯色的设计,大小不一的窗洞配以多彩艳丽的玻璃,起到对玻璃幕墙的遮阳效果,减少空调能耗。建筑屋面通过绿化植被处理,结合步行道的设置,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能起到降低建筑能耗的作用。
[图1 园博园主展馆鸟瞰图]
科技为助力:科学技术成为生态园林建设的助力。园博会组委会介绍,园博园建设广泛采用透水砖、木塑平台、节水浇灌、垂直绿化、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新材料、新技术。园博园内的采暖、空调供热、生活热水等方面的能源均由地源热泵系统供应,每年能节约标准煤1 519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 840吨。园区内灌溉系统采用目前世界最新的智能自动控制系统,可做到精准灌溉,水利用效率高于85%,每年平均节约50%以上的灌溉水。
实现零排放:借助绿色科技,园博园内实现了两个“零排放”:建成两处污水处理站,实现污水零排放;建设覆盖全园及周边的雨洪利用工程,形成隐形水库44 062立方米,可调蓄净化雨水22 031立方米,实现雨水零流失,成为再生储备水源,该系统将大大改善永定河水环境质量与周边环境状况,为本届园博会带来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图2 雨洪系统运行原理图]
交通也低碳:为提倡绿色环保,鼓励大家多使用公共交通参观,园博园共开设四条专线公交供游客乘坐,地铁十四号线在园博园南段设“园博园站”,极大地方便了游客出行。“园博号”A型地铁首次采用轻量化、无涂装不锈钢车体,抗腐蚀性强,运营维护成本低,既满足车辆大载荷需求(最大载客量达到2 580人),又达到节能降耗的最佳效果。
环境更人居:园博会结束后,园区将成为一个永久性的城市大
园博园“绿”在何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