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电子化系统建设及必备文件
金融电子化系统的建设
金融电子化系统的建设
金融电子化系统的建设同其他行业电子化系统的建设一样,主要是采用“生命周期法”进行。“生命周期法”有时也叫做分阶段建设法或分步骤建设法,其主要思想是将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按照时间顺序和所采用的工程方法分解成若干个容易实现的阶段或任务,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或一个任务一个任务的去实现。通常,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工作基础,后一个阶段只有在前一个阶段圆满完成后才能正式开始。因此,通过这种系统工程方法,无论多么大的工程或多么复杂的系统,都可以有条不紊的,分步骤分阶段建设成功。
系统建设的周期,通常可划分为项目起动、可行性研究、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程序设计、系统测试、投产应用和运行维护等八个阶段。如果将生命周期中的八个阶段分布在时间横坐标上,而将工作量、人力需求、计算机资源或资金需求等,以垂直方向的纵坐标表示,可以画出如图8-1-1所示的系统建设分阶段控制图。
工作量工作量曲线
人力
计算机资源 人力曲线
计算机资源
起动可行性系统系统程序系统应用维护(时间阶段)
研究分析设计设计测试投产
图8-1-1 系统建设分阶段控制图
图中的各种曲线表明:系统建设每个阶段任务所需的人力、计算机资源等都可以给出定量化的估计。所以,每个阶段都可以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进行,从而保证了任何大系统建设任务的高效完成。
银行管理信息系统自身,由于其业务特点所致,可以划分成柜台业务处理子系统、联行清算业务处理子系统、内部管理子系统和新型服务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同样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如柜台业务处理子系统又可以再次划分为存款、贷款、储蓄、汇兑等多种业务处理系统。而对于每种电子化业务处理系统的建设,都可以采用生命周期法进行管理,它是保质保量完成金融电子化系统建设的科学方法。
金融电子化系统建设必备文件的含义及作用
科学的方案管理法是电子化系统建设顺利完成的重要食品店,与生命周期法配套的方案管理的核心是整个周期中的各种文件。按照生命周期法要求,每个阶段的开始都必须以前阶段形成的文件为依据。任何阶段的结束,必须以产生该阶段所规定的文件为结果。仅当这些文件被管理部门批准通过后,才能认为该阶段工作的结束,也才可以开始下阶段的工作。因此,金融电子化系统建设中的必备文件,是具体组织系统实施部门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向其管理部门提交的重要信息文件,它是开发人员之间、或者技术人员与业务部门之间互相沟通的一组
“通信工具”和管理工作“蓝图”,通过这组文件对金融电子化系统建设实施科学的方案管理。因此,金融电子化系统建设必备文件的编写,必须严格遵照标准、规范的规定,它是系统建设的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
在金融电子化系统建设中,需要形成的文件很多,且系统建设必备文件又不同于一般的技术文件,它们要从管理的角度,反映系统建设的过程。在系统建设的各个阶段,为动手术总结及协调的需要,还必须产生许多详细的技术文件,而系统建设必备文件则是在这些技术文件的基础上,总结系统建设各阶段工作的管理文件,文件对象主要是系统建设的各级管理部门及人员。通过系统建设的必备文件,银行有关管理部门可以审查系统设计方案、检查系统建设进展情况、监督系统的建设部门按照科学的、规范的步骤和方法进行系统建设。
金融电子化系统建议阶段划分及必备文件
本书所采用的系统建设各个阶段的划分方法,系根据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及目前国内有关单位从事金融电子化系统建设的经验而进行的。金融电子化系统从计划建设到建成投产,划分为下述六个阶段:
系统起动阶段;
可行性研究阶段;
系统分析阶段;
系统设计阶段;
系统实施阶段;
系统投产应用阶段。
根据金融电子化系统的工程规模和建设周期的长短,为了管理方便,对具体系统建设阶段的划分有时可能有些差别,如当系统规模很大时,又将系统实施阶段再划分成程序设计和系统测试两个阶段;而当系统规模很小时,又可能将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两个阶段合并。但是,系统建设所经历的全过程是基本相同的。因此,这里所述的阶段划分只是指一般而言,各部门应根据各系统的情况,在具体建设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系统起动阶段
任何系统项目的起步,通常由三种因素决定:一是领导直接批示,二是业务部门的需求经领导批准后要求执行,三是技术部门提出要求。对于前二者,领导的有关批示就是系统起动的重要文件。对于后者,技术人员应根据金融电子化系统建设的需求,选择那些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具有生命力的系统项目,结合银行内外环境条件实际,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全面地收集资料,在基本了解项目建设所具备的基本技术和经济条件后,提出《项目建设书》,
金融电子化总体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