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练习修改习作。
3、能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对联,想想上联和下联两联字相同,意思却不同的趣味语文,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学习收集资料。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交际能力。
2、通过趣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1、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的习惯。
2、积累对联。
教学安排:
3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导入
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大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连忘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美景展示给大家吧。
二、交流步骤
1、启发谈话。教师启发学生回顾平时的生活经历,唤起对某一景物的回忆。例如,在放学路上,在公园里,在家里的庭院中,你有没有发现奇特的花草树木?夜晚的星空,日出日落的景观,下雨时的天象
……这些你都观察过吗?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出旅游时,看到过什么奇特的景象?通过师生之间无拘无束的对话,为口语交际创设宽松的情境,鼓励学生把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介绍给同学。
2、学生个人准备。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静心回忆一下,有哪些景物让自己感到惊奇,并思考怎样和同学交流。说清楚景物的特点,给大家带来惊奇的感觉。
3、小组内交流。组织小组成员轮流介绍,相互启发,相互提问,相互评价,推荐说得好的同学到班上交流。
4、指名试说,教师点评。根据各小组推荐,先让学生上台试说,然后教师根据发言情况作出点评。如,景物的特点说清楚了没有,说的内容是否给大家新奇的感觉,还有哪些内容需要补充得更具体。
5、全班交流。要求听的学生能提出问题,或对说的内容作补充;说的学生能解答同学提出的问题,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老师根据同学们的汇报交流,进行总结,并适时给予鼓励表扬。
三、延伸拓展
1、希望同学们把今天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
2、办一期自然奇观展。
四、课堂小结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去欣赏那一幅幅瑰丽壮美的图画,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吧。
第二课时:
(习作)
一、导入
近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美丽的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了解了自然景观的环境状况,你想把它记下来是吗?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
二、确定内容
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1、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2、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一角……
3、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三、习作指导
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的写作有何启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及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