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2007-2009)
(讨论稿)
2007年5月
目录
零、概要 1
一、学院学科建设现状 1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2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2
二、制定学科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 2
(一)突出重点,全面提高 3
(二)优化结构,注重创新 3
(三)发挥优势、办出特色 3
三、学院学科建设的总体发展目标 3
四、各学科建设的具体发展规划 4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4
1. 学科研究方向 4
2. 学科建设目标 4
3. 年度建设目标 5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6
1. 学科研究方向 7
2. 学科建设目标 8
3. 年度建设目标 8
五、采取的措施 9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2007-2009)
(讨论稿)
学科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的有机结合体,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定位(学科方向、发展层次)、学科队伍(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实验室、重点学科、设备等)、学科管理等六个要素。学科建设状态及指标是体现一个学校在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内外大学排名的主要依据,因此,学科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龙头。对于信息学院来说,做好学科建设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整体水平的关键,也是我院发展的关键。为了把我院建设成为一所高质量、高水平,能够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毕业生的应用型学院,根据西安财经学院发展规划,结合信息学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西安财经学院信息学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07-2009)”。
零、概要
本规划以国家学位委员会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为准,其中与信息学院关系较大的学科主要有:
学科门类
08: 工学
12: 管理学
一级学科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
081201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2 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一、学院学科建设现状
信息学院目前没有硕士点,已有专业涉及到二个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主要涉及一个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现有教师3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2人(%),讲师12人(%),助教11人(%)。其中,博士1人,在读博士2人。
目前,我院在该学科已有的研究方向包括: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商务智能与决策支持系统、系统工程、现代管理预测与决策方法、物流管理等。
本学科教师目前主持并完成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3项、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3项;在《西北大学学报》、《系统仿真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等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在其它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英文论文 6 篇,其中被EI收录3篇。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现有教师2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25%)、讲师11人(%)、助教5人(%)。其中博士2人,在读博士生1人。
目前信息学院主要涉及该学科下“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中的信息检索、信息工程等研究方向。
本学科教师目前主持并完成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3项、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3项;在《软件学报》、《微电子学与计算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计算机应用》等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在其它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英文论文10 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5篇。
二、制定学科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
学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为:加强对学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科意识,活跃学科的学术气氛;积极培育目前已涉及学科的学科形态,努力构建学校-学院-学科的学科建设体系,建立和完善学科建设的内在动力机制,逐步达到建立以学科为基本细胞的学科建设组织构架;结合各专业建设,加强学位点的建设,争取尽早成功申请硕士点。具体可以总结为:
(一)突出重点,全面提高
以已有的人员、学科研究方向为核心,加强资源配置,增强学科的造血功能,进一步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从信息学院长远发展着眼,本着积极、稳妥、持续发展的方针,形成由省部级重点学科、院级重点学科,信息学院重点学科滚动发展的学科建设发展格局。
(二)优化结构,注重创新
不断创造条件,积极促进学科间的交叉和新学科的产生,实现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现代化和地区经济建设需要,不断推动原有学科(专业)的拓宽、创新,发展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
(三)发挥优势、办出特色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