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随着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启动和实施,高中政治教师如何在新课教的背景下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新模式,从而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新课程下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2
一、传统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教学模式的区别
传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多采取从上而下“灌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机械的传授,同时强调接受性学硬背、机械训练。在教学评价上以分数为衡量标准,只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的教育,学生因此对政治课产生厌烦心理,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不利于我们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人才。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包括全体学生和学生个体的全面和谐发展,是个性特长的发展,也是终身持续的发展,因此,要在伦理上高度尊重学生,在价值观上一切为了学生,在行为观上充分依靠学生。
二、新课程下几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新课程要求教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理念。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这一理念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其总体思路是
“四环节”,即:发现生活、情境导入――多边互动,集体探究――分组讨论、总结提升――学生质疑、互动解惑。这一思路的四个环节是以新课标为依据,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立足于社会生活实际,以活动为呈现平台来设计的。
、情境导入。笔者认为,一堂课从开始的那一刻,教师就必须十分注重情境的导入,如果一堂课的开头能动听,能异彩纷呈、悬念叠出就很容易吸引学生。一节课导入得好不好,会直接影响到这节课的整体质量。如果教师在前十分钟都抓不住课堂的重点,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这堂课就是失败的。那么,怎样进行情境导入呢?关键还是要与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创设的情景要时代化和本土化。我们可以用媒体展示法、语言描绘法、激情表演法、悬念引导法等方法来导入情境。
例如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时,我是这样设置“发现生活、情境导入”的,我安排了这样的一组画面:一些同学的电脑、手机、电子辞典、MP4等“现代化装备”不断升级;穿衣服只要名牌;一些同学过生日成人化,诸如摆酒席、出礼等等,加重了父母的负担。这些现象在中学生中十分普遍,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也为这堂课的开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收到的效果也很好。应该注意的是,发现生活,情境导入这一环节在材料的选择上既要贴近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又要具有典型性和简洁性的特点,同时在问题的设计上既要科学,又要有启发性。总之,形式必须服务教材的内容,设计不能游离课本之外,任何过分地追求
“新”“奇”都不能达到彰显和深化主题的目的,一定不能简单地为取悦学生,哗众取宠而设计情境。而素材不能贪多、贪全,否则会使学生眼花缭乱,舍本逐末。还要注意的是,并非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都须导入情境,情境的导入要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同时要注意经常变换导入情境的方式,太“滥”了,情境激趣的功能就会丧失。安排学生活动比如表演、小品、讨论、小组活动等应该事先分析和了解各个学生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的安
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