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对围生期血液高凝状态的作用及安全性
【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于围生期血液高凝状态的预防效果及使用安全性评估。方法:收集2011年4月-2012年4月本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168例,随机编号法分为对照组67例和低分子肝素组101例,对照组仅给予气压治疗,低分子肝素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气压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的改变,同时填写治疗效果调查表,评估孕期使用低分子肝素的安全性及副作用。结果:经阴道分娩及剖宫产的孕妇中,两组患者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低分子肝素组的D-二聚体、Fbg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低分子肝素组剖宫产共53例, min,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低分子肝素组出现1例注射部位的血肿,1例出现过敏反应,3例出现转氨酶升高。结论:速碧林能有效地降低PLA、D-二聚体的含量或活性,从而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同时建议常规检测凝血功能。它与普通肝素相比,对于孕妇无明显毒副作用,更适用于孕妇血栓性疾病及DIC的治疗。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 围生期; 高凝状态
围生期深静脉血栓栓塞(VTE)是孕产妇在孕期、产时和产后容易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占所有分娩产妇的1‰~2‰[1]。在欧美,,,妊娠相关的肺栓塞(PE),,PE风险在产后短期内最高,尤其是剖宫产后,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2]。约75%的VTE发生于产前阶段[2]。血液高凝状态是血栓形成前的一个过渡时期,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血栓性疾病最关键的处理是预防血栓形成。国内外目前对于围生期血液高凝状态的治疗目前主要以肝素(低分子肝素)、香丹注射液及物理治疗为主。低分子肝素(速碧林)具有高比例的抗因子Xa和抗因子
Ⅱa活性,具有快速和持续的抗血栓活性,目前有限的数据显示其复发风险较低,但孕期使用肝素的时机及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治疗有效性尚缺乏确切资料,且国内目前关于低分子肝素在孕产妇中使用研究较少[2-3]。本文系统分析168例围生期血液高凝状态孕产妇使用速碧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孕产妇合理使用速碧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4月-2012年4月本院住院分娩的血液高凝状态孕产妇共168例,随机编号法分为对照组67例和低分子肝素组101例。两组孕妇年龄、身高、月经来潮的时间、持续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见表1。
入选与排除标准(1)围生期血液高凝状态诊断标准:孕晚期凝血常规提示Fbg> g/L,D-二聚体> g/L;血常规提示血小板>300×1012/L和/或血红蛋白>130 g/L;(2)既往无流产、死产及习惯性流产等不良孕产史及家族遗传病;(3)年龄20~35岁,第一胎;(4)不使用其他任何形式的抗凝治疗或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治疗;(5)无心血管、代谢、肝、肾、眼科、生殖系统疾病、肿瘤和排除手术禁忌证及使用抗凝药物的禁忌证;(6)近期无手术或外伤病史[4-5]。
研究方法
药物及仪器速碧林(葛兰素史
低分子肝素对围生期血液高凝状态的作用及安全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