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第二张脸
某理发馆内,一名姑娘犹豫不决:是做个性感大波浪卷好,还是做俏皮梨花烫?出于热心,陪同而来的男友当机立断:就做梨花烫!
两个小时后,女孩儿顶着一头大波浪和男友离开理发馆,一路闲逛,对着商店里的穿衣镜左顾右盼,怨言满腔:“大波浪真不适合我,早知道做梨花烫了。”接着指向男友,“都怪你,一点建设性的意见都不能给,瞧瞧,多难看……”可怜的男友满头黑线,他不明白,女孩们怎么都如此难以理解,尤其是在头发上,你说梨花烫好看,她偏偏做个大波浪,做完后不满意,又诸多抱怨,轻则是你没眼光,重则是她毁容了你要负责……
还有某女友,近日正在为一件事愁肠百结忧思难解,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头等大事,惨遭失败”。原来,她想染栗红色,结果染出来成了棕色。“显得皮肤好黑啊,有种被毁容的挫败感和想撞墙的郁闷感”。女友在电话里如此控诉。
女人对头发的重视,不亚于对面孔的重视度。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头发,是女人的第二张脸。
女人对自己第二张脸的重视度远远高于第一张脸,因为它的可操作性更强,只要你愿意,可以随便捣鼓捣鼓它,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造型,或者改变发色,可是你的脸,你能轻易地改变吗?
在古代,头发被认为是人体最珍贵最神圣的部分,一个人头发的蓄养方式和造型选择都是它的主人身份的某种反映。贫家女子,往往粗布陋饰绕发问,而富家女子,或者权贵女子,大多是钗佩满头。身份越是尊贵,发饰越是繁多且值钱;再者,未婚女子一般是长散发,已婚女子要盘发。结婚之前,女子经历的几个年龄变迁,都与头发有关,比如,年幼时称之为
“总角”,是指幼年的儿童头发上绾成小髻髻,还有“垂髫”一说,也是指头发,再下来就是“及笄”。古时女子,十五而笄,也就是用簪子将头发束起来,表示到了可以结婚的年龄。
许多文化中,女子的头发都被认为具有性感魅力,以至于结婚以后,头发都要被遮掩起来,以避免引起他人的欲望。发展到后来,清末民初的女子习惯幼女留双短辫,少女梳单长辫,成年妇女挽发髻。束发结簪表示已为人妇,是处女生涯的完结,谓之结束,这是“结束”一词的由来。
另外,在古时是没有短发的,所有的女子都是长发,所以在造型上难免受限。后来随着时代发展,女子的头发得到解放,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在文化最激荡的民国时期,女子们大多是短发,估计是因为被长发束缚太久,想要彻底解放。现在,女子的头发和她们的思维一样,更是五彩缤纷,不拘一格显造型。
长发、短发、卷发、半卷发、长直发、短直发、长卷发、短卷发……瞧瞧,仅仅在大范围内就这么多名目,更遑论进一步
女人的第二张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