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泵与风机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泵与风机的分类
容积式
分类
往复式
回转式
基本原理
借活塞在汽缸内的往复作用使缸内容积反复变化,以吸入和排出流体
机壳内的转子或转动部件旋转时,转子与机壳之间的工作容积发生变化,借以吸入和排出流体
举例
活塞泵(空压机)
齿轮泵,螺杆泵
叶片式
叶片式泵与风机的主要结构是可旋转、带叶片的叶轮和固定的机壳。通过叶轮旋转对流体作功,从而使流体获得能量。根据流体的流动情况,可将它们再分为下列数种:
分类
离心式
轴流式
混流式
贯流式
基本原理
叶轮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使流体获得能量
旋转叶片的挤压推进力使流体获得能量,升高其压能和动能
离心式和轴流式的混合体
原理同离心式
举例
中央空调用离心风机
轴流式送水泵
混流送水泵
家用空调室内风机
脱硫系统泵与风机分类:
轴流风机:升压风机
离心风机:升压风机密封风机、挡板密封风机、GGH密封风机、GGH低泄漏风机、
罗茨风机:氧化风机:由于转子的不断旋转,被抽气体从进气口吸入到转子与泵壳之间的空间v0内,再经排气口排出。由于吸气后v0空间是全封闭状态,所以,在泵腔内气体没有压缩和膨胀。但当转子顶部转过排气口边缘,v0空间与排气侧相通时,由于排气侧气体压强较高,则有一部分气体返冲到空间v0中去,使气体压强突然增高。当转子继续转动时,气体排出泵外。
离心泵:循环泵、石膏排出泵、吸收塔地坑泵、石灰石浆液泵、石膏旋流站进料泵、废水旋流站给料泵、滤饼冲洗水泵、滤布冲洗水泵、滤液水泵、工艺水泵、冲洗水泵、事故浆泵、
水环式:真空泵:水环式真空泵叶片的叶轮偏心地装在圆柱形泵壳内。泵内注入一定量的水。叶轮旋转时,将水甩至泵壳形成一个水环,环的内表面与叶轮轮毂相切。由于泵壳与叶轮不同心,右半轮毂与水环间的进气空间4逐渐扩大,从而形成真空,使气体经进气管进入泵内进气空间。随后气体进入左半部,由于毂环之间容积被逐渐压缩而增高了压强,于是气体经排气空间及排气管被排至泵
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
1、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叶轮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使流体获得能量,即流体通过叶轮后,势能和动能都得到提高,从而能够被输送到高处或远处。叶轮装在一个螺旋形的外壳内,当叶轮旋转时,流体轴向流入,然后转90度进入叶轮流道并径向流出。叶轮连续旋转,在叶轮入口处不断形成真空,从而使流体连续不断地被泵吸入和排出。
图样表现
2、轴流式泵与风机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旋转叶片的挤压推进力使流体获得能量,升高其压能和动能,叶轮安装在圆筒形(风机为圆锥形)泵壳内,当叶轮旋转时,流体轴向流入,在叶片叶道内获得能量后,沿轴向流出。轴流式泵与风机适用于大流量、低压力,制冷系统中常用作循环水泵及送引风机。
图样表现
第二节泵与风机的部件结构
一、泵的主要部件
(一) 离心泵的主要部件
尽管离心式泵的类型繁多,但由于作用原理基本相同,因而它们的主要部件大体类同。现在分别介绍如下:
1、叶轮(impeller)
叶轮是将原动机输入的机械能传递给液体,提高液体能量的核心部件。叶轮有开式(open impeller)、半开式(semi-open impeller)及闭式叶轮(closed impeller)三种,如图所示。开式叶轮没有前盘和后盘而只有叶片,多用于输送含有杂质的液体,如污水泵的叶轮就是采用开式叶轮的。半开式叶轮只设后盘。闭式叶轮既有前盘也有后盘。清水泵的叶轮都是闭式叶轮。离心式泵的叶轮都采用后向叶型。(左:开式叶轮;中:半开式;右:全封闭)
2、轴和轴承(shaft and bearing)
轴是传递扭矩的主要部件。轴径按强度、刚度及临界转速定。中小型泵刚度和临界转速确定多采用水平轴,叶轮滑配在轴上,叶轮间距离用轴套定位。近代大型泵则采用阶梯轴,不等孔径的叶轮用热套法装在轴上,并利用渐开线花键代替过去的短键。此种方法,叶轮与轴之间没有间隙,不致使轴间窜水和冲刷,但拆装困难。
轴承一般包括两种形式:滑动轴承(Sleeve bearing)和滚动轴承(Ball bearing)。
滑动轴承用油润滑。一种润滑系统包括一个贮油池和一个油环,后者在轴转动时在轴表面形成一个油层使油和油层不直接接触。另一种系统就是利用浸满油的填料包来润滑。大功率的泵通常要用专门的油泵来给轴承送油。(如图所示)。
滚动轴承通常用冷冻油润滑,有些电机轴承是密封而不能获得润滑的。滚动轴承通常用于小型泵。较大型泵可能即有滑动轴承又有滚动轴承。而滑动轴承由于运行噪音低而被推荐用于大型泵。
3、吸入室( suction room)
离心泵吸入管法兰至叶轮进口前的空间过流部分称
泵与风机的分类结构工作原理(张胜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