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经济新闻报道史.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4 财经新闻班 林颖 **********
中国经济新闻报道史
一、 古代社会的经济信息
在缺乏大众传媒的时代里,谕旨和诏书中的内容是古代社会最为权威和森
严的信息。当时谕旨和诏书中的内容是相对综合的,包含政治、经济、文化、
思想等诸多方面的信息。
《三国志》卷 47《吴书》中有一则:“非民不立,民非谷不生。顷者以来,
民多征役,岁又水旱,年谷有损,而吏或不良,侵夺农时,以致饥困。自今以
来,督军郡守,其谨察非法,当农桑时,以役事扰民者,举正以闻。”
官员奏疏中的经济信息也不少,如明末一位地方官员迫于百姓生活极度痛
苦的现实,上疏请求免征粮食:“数年来,臣乡无岁不若荒,无月不苦兵,无
日不苦挽输”,“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
此外,邸报萌芽于唐代,正式产生于宋代,到了明清已经是一种很成熟的
古代报纸形式了。邸报中同样包含大量的经济类内容。
如:“自今朝省及都水盐司寺,凡下条贯,并令进奏院摩印,颁降诸路。
仍每年给钱一千贯,充镂板笔墨之资。乞。”
二、明清时期在华传教士的国际传播
明清时期的在华天主教传教士群体是当时向世界传播包括经济信息在内的
中国信息在内的重要力量。
1597 年,西班牙传教士庞迪抵达澳门,他在《庞迪中国》产的:“如果说
哪个国家无须与邻国贸易而能知足长乐地生活,那就是中国。”他表达了当时
中国物价相对欧洲低廉的多。
1640 年,葡萄牙天主教传教士安文思抵达中国,他对当时中国的航运和贸
易的印象极其深刻。据《中国新史》(安文思著)说写道:“在利用水路运输
进行商品贸易方面,世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和中国相比。”
嘉道年间,明朝出现了基督教新教传教士,随之新式报刊产生,促进了经
济新闻的发展。 1815 年,马礼逊创办世界上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 1827
年,英文商业周刊《广州纪事报》在广州问世,马礼逊被聘为特约撰稿人;
1832 年,裨治文创办英文《中国丛报》;次年,郭士立创办《东西洋考》。
《丛报》经济新闻和信息大致可以分为知识性介绍、时事要闻介绍,以及
财经政策的分析讨论。 1835 年以《广州漫步》为题分六期连载了裨治文日记,
介绍了广州包括海关、码头、十三行街、人口、鸦片窟等情况; 1839 年有关于
郭士立所著《开放的中国——中华帝国概述》的书评,内容广泛,涉及“商业、
制造业”等等。
1
14 财经新闻班 林颖 **********
其中,《中国丛报》反映了西方传教士基于西方价值观基础的对包括经济
体制在内的清政府一整套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蔑视和不信任。据《中国丛报》
1840 年 4 月第 12 期篇二记载:“它们产生于一个穷于心计的压迫体制,这一
体制将自己装扮得似乎很合理,其实全都是骗人的谎言和狡诈的伎俩 ...... 他
们同意进行贸易仅是出于恻隐之心和乐善好施。”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丛报》属于经济内容的报道一般包含在“时事日志”
栏目中,有时也有专文谈经济情况的,如 1843 年 10 月的《英华贸易的前景及
其特点》,以及 11 月的《介绍中国沿海居民的捕鱼业》, 1844 年 1 月的《鸦
片的赔偿》, 9 月的《鸦片贸易的增长》, 1945 年 5 月的《福州的商业》等。
总体来说,传教士

中国经济新闻报道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uxiangzhid56
  • 文件大小42 KB
  • 时间2018-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