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建设卫生应急指挥决策信息系统示范项目建设,实现建立必要的移动应急指挥平台,以实现对各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管理的统一协调指挥,实现卫生应急数据及时准确、信息资源共享、指挥决策高效。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应急指挥决策信息系统作为重要的公共卫生业务应用系统,在各地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成后,实现与医院信息系统、卫生监督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支撑,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效预测预警和减少我省因突发卫生应急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实现对本级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有关资源信息的有效管理;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动态监测,并提供专业预警信息;面对各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能够快速采集数据,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和命令指挥工具,为卫生应急部门的业务人员和专家提供形势研判信息与分析手段,以及通讯和命令指挥等支持;通过网络国家级应急指挥系统连接,实现信息报送、指令传递与信息资源共享。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针对目前全省各级各类应急机制建设,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接报、指挥调度、决策支持、综合管理、预测预警、卫星视频传输、网络媒体检测等方面的建设还不够完善,不能有效对卫生应急事件作出快速及时的指挥决策的问题,我省需要按照实时监控、历史数据、系统管理、交流平台等合理归类,建立一个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接报、指挥调度、决策支持、综合管理、预测预警、卫星视频传输、网络媒体检测等于一体的卫生应急指挥决策信息系统,以实现对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的多级监控。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年近来,我省卫生应急工作得到全面推进,卫生应急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卫生应急能力得到整体提高,同时,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卫生应急工作方针,把应急管理重点延伸到事发前和事发之初的控制,使得近五年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数、涉及人数和死亡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目前的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在突发事件隐患排查、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应急处置、信息发布、恢复重建等各个环节,缺乏有机衔接,无法形成安全预警体系,无法提供有效的平台,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接报、指挥调度决策支持等缺乏快速反应能力。
二是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准确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并且各地的数据系统互通性兼容性有待提高。
三是应急通信专业保障在常规通信瘫痪情况下,对应急指挥和信息传递实施有效保障能力不强。各地区、有关部门、军队、武警之间应急保障通信标准不统一,不能实现互联互通。
四、应急指挥系统操作繁琐,信息匮乏,综合应用系统与基础支撑系统脱节;系统易故障,缺乏备份手段;各子系统七时使用就保障率很低,应急时刻更是不堪使用。
建设原则及技术思路
要建设成为一个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高度信息化、综合性的应急指挥决策项目,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应该贯彻基础设施先进、机电设备可靠、综合布线灵活,具有高度可扩展性和实用性的原则,能够满足可预见未来的应用需要,并应留有充足的冗余。工程的信息化系统应采用先进的、适用的和成熟的技术及方法。在满足目前需要的前提下,还要具备拓展能力,需保证整个系统的质量和安全,考虑施工和维护方便,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应坚持如下原则:
1、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我省的应急指挥决策信息系统建设须按照国家卫生信息化与应急指挥体系的统一规划部署,采用统一的数据与技术标准,保证系统可以实现纵向和横向交流。
2、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我省卫生应急指挥决策信息系统建设,应与卫生信息系统的项目建设资源(如医疗救治信息系统)整合,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并在设计中考虑横纵向系统的连接,实现信息共享。
3、整体设计,分步实施:从地市级卫生应急管理业务需求与国家、省应急指挥系统建设需求出发,对地市级应急指挥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并根据项目资源情况和建设要求分步实施,逐渐完善。
4、注重实效,平战结合: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针对业务特点确保系统功能齐全、内容完整、操作简便;在满足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工作需求的同时,满足卫生应急准备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等常态管理工作的需要。
项目建设以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及时、可靠、安全地将卫生应急相关数据传输后,对数据进行存储、传输及处理
,以确保应急工作的指挥决策有序进行的集成化人机系统。
2 项目研发的技术基础
卫生应急指挥决策信息系统示范项目是利用数据采集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等实现卫生应急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决策控制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是现代化科学技术与管理密切结合的一项系统工程。建设完善的网络基础,迅速及时地将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传送到控制中心,并且根据
卫生突发应急预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