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重新构造经典.doc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十四章重新构造“经典”
一创造“样板”的实验

对文学“经典”的大规模颠覆、批判,出现了一个几乎是“无经典”的文学时期(毛泽东诗词,和被笼统提及的鲁迅作品是少数的例外),而这又与文化激进派创造他们的“经典”,即“开创人类历史新纪元的、最光辉灿烂的新文艺”的紧张努力,联系在一起。这期间,使用了“样板”这一富于“大众化”意味的词,来替代诸如“经典”、“范本”等概念;在这个词中,似乎包含更明显的可供模仿、复制的涵义。在《纪要》中,要政府和军队的“领导人”组织力量,“搞出好的样板”,被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提出。说“有了这样的样板,有了这方面成功的经验,才有说服力,才能巩固地占领阵地,才能打掉反动派的棍子”。
创造“样板”的活动,在60年代初就已开始。1963年江青利用她的特殊身份,要文化部和北京的中》(上海爱华沪剧团)和《芦荡火种》(上海沪剧院)。1964年6月,全国的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9个省、市、自治区的28个京剧团演出了38台“现代戏”(指表现现代生活的戏曲剧目)。除了《红灯记》、《芦荡火种》(后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改名《沙家浜》)外,还有《奇袭白虎团》(山东京剧团)、《智取威虎山》(上海京剧团)、《杜鹃山》(宁夏京剧团)、《红色娘子军》(北京京剧四团),以及《苗岭风雷》、《节振国》、《黛诺》等。在这次会演的前后,除了《红灯记》、《沙家浜》以外,江青等还不同程度地参加到京剧《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和交响音乐《沙家浜》的创作、修改、排练中。另外,张春桥等在《海港》等剧目的创作、排演上,也有积极的参与。到了1967年,三年前的这场京剧现代戏的演出,被称为“京剧革命”,并赋予它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开端”的意义。《红旗》杂志在第6期上,把江青1964年7月在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人员的座谈会上的讲话,冠以《谈京剧革命》的题目发表,并同期刊出《欢呼京剧革命的伟大胜利》的社论。社论称江青的这次讲话,“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解决京剧革命问题的一个重要文件”。社论首先正式使用了“样板戏”的说法,说《智取威虎山》等京剧样板戏,“不仅是京剧的优秀样板,而且是无产阶级文艺的优秀样板”。1967年5月北京、上海的纪念《讲话》二十五周年的活动中,当时为“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员的陈伯达、姚文元,对“京剧革命”、“样板戏”的意义,以及江青在“京剧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出极高评价,称江青“一贯坚持和保卫毛主席的文艺革命路线”,“是打头阵的”,“成为文艺革命披荆斩棘的人”,“所领导和发动的京剧革命、其他表演艺术的革命,攻克了资产阶级、封建阶级反动文艺的最顽固的堡垒,创造了一批崭新的革命京剧、革命芭蕾舞剧、革命交响音乐,为文艺革命树立了光辉的样板”(注:陈伯达、姚文元的讲话,见1967年5月24日《人民日报》,5月25日《解放军报》。)。随后,《人民日报》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注:载1967年5月31日《人民日报》。),第一次开列了“八个革命样板戏”的名单:京剧《智取威虎山》、《海港》、《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社论和这些讲话,确立了“文革”过程中对这一事件的叙述方式和评价基调。
第一

重新构造经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