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提高母猪生产能力的综合措施.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提高母猪生产能力的综合措施
[摘要]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提高母猪生产能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分析了如何提高整个生产母猪群的生产能力。
[关键词] 母猪生产能力提高措施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提高母猪生产能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要想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就要从决定母猪生产能力的因素入手,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整个生产母猪群的生产能力。
一、选择优良品种
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市场需要,内销商品猪场可选择长本、大本等二元母猪;销往大中城市或供港猪场,宜选择大长、长大等二元母猪。选择后备母猪,体型应平直或微倾,腹部比较大而松弛,腹部过度收缩的母猪繁殖力都较差。奶头排列要求整齐均匀,一般在7对以上,奶头饱满不能有瞎头、副乳头等。外阴部大小适中、下垂。保持正常体况的母猪(不肥不瘦)繁殖性能较好。瘦肉率过高的母猪,一般其繁殖性能表现都较差。
二、适时配种,提高窝产仔数

杂种后备母猪配种一般在8~9月龄,第3次发情后,母猪从有明显发情表现到排卵的间隔一般为24~36小时,排卵时间平均为2~7小时。因此,开始发情后
8~12小时配第一次,间隔12小时进行复配,通常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发情不明显的母猪有必要进行二次复配。根据配种实践,最佳适配期为:母猪从表现兴奋不安转为发呆,接受爬跨,压背呈静立,阴户由红肿到起皱,颜色由潮红变成淡红或紫红,粘液由稀薄转为粘稠,手感有弹性,可拉短丝。母猪断奶后一般在3~10天内发情,妊娠后的母猪都要控制饲喂量,保持中等体况能够提高其窝产仔数。

母猪最好在春季4~5月配种,8~9月产仔;9~10月再配种,来年1~2月产仔;2~3月再配种,6~7月产仔。反复循环,这样可使母猪多在春秋两季配种产仔。
三、及时淘汰繁殖性能差的母猪,提高繁殖水平
正常生产状态下,有个别母猪长时间不发情或频繁返情,对用药物催情和改善饲养管理后无效或返情3次以上的母猪,应该及时淘汰。母猪一般第3~6胎产仔数最高;到第9~10胎时降低,且带仔性明显变差,所以,产仔7胎以上的经产母猪应予以淘汰。对哺乳性能差或产后无奶的母猪应作记录,若以后出现同类情况时则应淘汰。
四、合理利用种公猪,提高公猪精液品质
为减少母猪返情和产死胎、畸型仔猪的发生。要求种公猪体质结实,四肢稳健,性欲旺盛。一般坚持每周检查精液1~2次,对精液密度偏低、活力较差的公猪即刻停用。公猪每天应运动两次,上午和下午各一次。要配制专用的公猪饲料并限量饲喂,保证优质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的供给,并不使公猪过肥。配种强度要适当,2~4岁成年公猪每天可配1~2次,每周有1~2天休息。
五、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提高窝产活仔数
,一方面要供给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另一方面还要为泌乳做准备,因此必须供给充足的营养。
饲料中必须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平衡,尤其是要供给充足的蛋白质、钙、磷等,同时适当增加粗纤维含量,可达10%--12%。特别是在母猪怀孕后的20天左右和临产前的一个月之内,要喂给充足的青绿多汁饲料和矿物质饲料,因为这两个时期需要的营养物质很高,在饲养上要给予精心照顾。母猪临产前的一个月,一方面,胎儿体重急剧增加,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另一方

浅谈提高母猪生产能力的综合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mfadaz59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