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ancial Governance
第四章财务治理
第一节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
第二节财务治理结构
第三节财务治理机制
第四节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关系
财务治理
财务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
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关系
财务治理机制
学习要点
掌握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内涵;
掌握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的联系与区别
掌握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
掌握财务治理结构和财务治理机制;
了解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关系
公司治理问题的提出
公司治理的相关内容
公司治理
(Corporate Governance)
公司治理的提出
公司治理的起源与发展
公司治理的理论解释
公司治理的起源
1776年,亚当·斯密就对股份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和委托代理造成的后果感到担忧,认为“在钱财的处理上,股份公司的董事为他人尽力,而私人合伙公司的伙员则纯粹是为自己打算。所以,想要股份公司的董事们监视钱财的用途,像私人合伙公司的伙员那样用意周到,那是很难做到的”。
1932年,美国经济学家伯利(Berle)和明斯(Means) 指出:“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支配集团,对于所有者并不能作到有力的服务。”
1960年代,美国企业史学家钱德勒指出:“到本世纪60年代,在美国经济的一些主要部门中经理式的公司已经成为现代工商企业的标准形式。”
“公司治理”的概念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界爆发的股东诉讼热潮,股东诉讼的焦点就在于执行董事和经理们为自己确定报酬的行为缺乏程序上的公正性。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的立法和司法界开始在法律层面推动公司治理。1984年,美国法学研究所起草并发表了《公司治理结构项目:分析和建议》一文,首次正式使用“公司治理”一词。
公司治理的发展——一个全球性话题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公司治理这一术语已经日益成为一个理论界和企业界密切关注的名词。
这一浪潮首先是从英国开始的。英国八十年代由于不少著名公司相继倒闭,引发了英国对公司治理问题的讨论,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委员会和有关公司治理的一些最佳准则,如Cadbury委员会及其发表的《公司治理的财务方面》的报告,关于董事会薪酬的Greenbury报告,以及关于公司治理原则的Hampel报告。
OECD公司治理原则
公司治理框架应保护股东权利;
应平等对待所有股东,包括中小股东和外国股东。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所有股东应有机会得到赔偿;
应确认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鼓励公司与他们开展积极的合作;
应确保及时,准确地披露所有与公司有关的实质性事项的信息,包括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所有权结构,以及公司治理状况;
董事会应确保对公司的战略指导,对管理层的有效控制;董事会应对公司和股东负责。
公司治理(上课)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