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间组合论》读书笔记
张坤 30820122201533
这本书是国内著名建筑师彭一刚的作品,我所阅读的是最早的1993年出版的版本。这本书记述了作者对建筑的认识,感悟并对一些建筑空间结构形式进行了分类分析,语言并不晦涩难懂,像我这样的初识建筑的人也能读懂大部分。全书共有七章,从各个方面对建筑进行了分析概括,并在后面附了大量的图片示例说明,读起来更易理解。
是总论,主要分析了建筑中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这两者对于建筑同样重要,建筑最基础的作用是给人首先一栋建筑要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要有功能性,不然没用的建筑是基本没人要的。但人不同于一般动物是因为人具有思维和精神活动的能力。所以说建筑发展到一定地步就会跨入艺术的领地,来反映建筑师的内心活动或者精神追求。来体现一种美,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一种和谐的感觉。而且建筑离不开现实,图纸上的建筑虽然好看,但要修建出来,还要靠强大的技术支持。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都给建筑带来了新的发展。最后对建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认为辩证法的理论同样适用于建筑:“否定是发展的环节,经过否定之否定,虽然从形式上看又回复到了原点,但并不是简单的重复,二十螺旋形式的上升。”对中国的建筑发展也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展望。
第二章功能与空间主要从功能这一要素入手,分析了不同功能要求下对空间的量、形、质的规定性。所谓“内容决定形式”表现在建筑中主要就是指建筑功能要求有与之适应的空间形式,但是又不能说空间形式就是有建筑功能决定的
,但建筑空间形式必须适合于功能要求。一、功能对于空间大小和容量的规定性。现实生活中一般以平面面积作为设计的依据,根据使用要求的的不同面积要随之发生变化。二、功能对于空间形态方面的规定性。在确定了空间大小和容量之后就是确定空间的形态是正方形长方形还是椭圆等等,根据不同的功能而进行选择。例如教室、剧院、体育馆不同的功能要进行不同的选择使其能够满足需求。三空间对于空间质的规定性。质的条件一般是能够遮风避雨,再进一步是采光通风,少数还要求房间防震恒温恒湿等等。对于一般的房间,所谓空间的质,就是指一定的采光、通风、光照条件。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开窗和朝向。不同的房间,由于功能要求不同,则要求有不同的朝向和不同的开窗处理。在一般情况下,集中于一栋建筑物之内的各个房间的性质和功能或多或少总会有一些联系,房间之间的功能联系将直接的影响到整个建筑的布局。在组织空间时要综合、全面的考虑各房间之间的功能联系并把所有的房间都安排在最适宜的位置上而使之各得其所,这样才会有合理的布局。此外,还要善于根据功能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空间组合形式。空间组合形式就是指若干空间是以什么方式衔接在一起的。在建筑设计实践中,空间组合形式是千变万化的。我们可以从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概括出几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空间组合形式。在一般情况下一幢建筑的主体部分空间组合和房间未知的安排基本上都是根据建筑的主要人流路线决定的。有些建筑主要人流只是各种流线中的一种,这时,主要人流路线虽然乐意左右建筑物主体部分的空间组合形式
,却不能决定整个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这往往也是一幢建筑必须综合采用几种类型空间组合形式的原因。在建筑设计的实践中,既要尊重功能对于空间形式的规定性,也要充分利用它的灵活性。无规定形而随心所欲的杜撰形式必然会犯形式主义的错误,
建筑空间组合论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