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钓鱼岛
嘉兴三中唐子凡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1周年,战争过去61年的今天,我们看到,在东亚、互不信任的局面正在再度形成,2004年以来,中日之间不和谐的阴影正在扩散,出现了“政冷经热”的现象。日本在参拜靖国神社、历史教科书、钓鱼岛问题上频频出手,其中钓鱼岛的争端演变成中日关系中最大的一个问题,也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日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中日双方在钓鱼岛问题上冲突不断,延续至今。
100多年前,钓鱼岛本来风平浪静,鸦片战争后,钓鱼岛风云突变,浪涌潮起,中国的钓鱼岛,竞最终变成日本的“尖阁列岛”,钓鱼岛问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先来看看钓鱼岛的地理位置。
(PPT)(介绍钓鱼岛)
钓鱼岛是钓鱼岛列岛之一屿,钓鱼岛列岛共有8个大小不等的小岛组成,它们分别是钓鱼岛、黄尾屿、南小岛、赤尾屿、大北小岛、大南小岛和飞漱岛,日本称这些岛屿为尖阁列岛。
提问:同学们看到,,在地图上只是一处难以标出的小点儿,日本何以对它如此虎视眈眈呢?
1、钓鱼岛的经济价值
钓鱼岛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海底蕴藏着大量石油。1968年10月,联合国亚洲远东经济委员会对东海海域进行了海底资源调查,认为钓鱼岛可能储藏着巨大的海底油田,日本在1967年和1969年先后两次对钓鱼岛周围海域进行了地质调查,认为这一海域可列为
“世界十大油田之一”,石油蕴藏量约150亿吨。有人断定钓鱼岛附近水域的水油资源使之有可能成为第二个中东。
中日两国都在发展经济,都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大量石油,日本是个岛国,本土不产石油,全部依靠从中东进口,对于日本而言,更为迫切。而且,根据地质情况分析和推测,钓鱼岛东侧还有可能还有新的海底资源,日本有关人事说,“如果日本成功地开发东中国海的石油并独占其成果,便能够从能源依赖国家一举变成自给自足的国家。”因此,日本一直企图侵占钓鱼岛并使之合法化。
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按照联合国1992年公布的《国际海洋公约》关于“主权国家以200海里内的海域为其经济专属区”的条款,钓鱼岛的实际价值是以该岛屿为依托,半径为200海里的庞大海域以及周围海域内的海底石油、矿产、海洋渔业等海洋资源和领海、领空的交通运输权以及未来潜在的资源等,所以日本海外扩张意识日益膨胀,如果日本侵占钓鱼岛的阴谋得逞,一方面意味着中方公里的海洋国土被日本窃取,这几乎相当于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在南沙群岛领土、领海争执的总和,另一方面意味着日本人就获得了一个大陆架,他们会进而要求200海里的经济专属区,那么中国就远远说不上是一个海洋大国了,同时钓鱼岛海域所蕴藏的800亿桶海底石油和油气,也将会被日本据为已有。这就是日本无理强硬坚持钓鱼岛主权归属的首要因素。
2、钓鱼岛的军事价值
钓鱼岛在军事上的位置极其重要,在地理位置上,它正处于我国大陆和日本冲绳之中,距台湾基隆港约
102海里,东距日本冲绳约200海里,西距福建、浙江沿海约170余海里。对于日本来说,控制了钓鱼岛就等于在东海打进了一个楔子。日本是个岛国,如果说南下经台湾海峡的运输线是日本的生命线,那么钓鱼岛就是扼住这条生命线的咽喉。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就确定了南下扩张的基本国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日本被迫交出了它在太平洋侵占的一切岛屿。随日本经济
风云钓鱼岛-嘉兴第三中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