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一、总则
第一条 为指导和加强中医骨伤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突出中医药特色, 提高临床疗效, 总结中医骨伤科建设与管理
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骨伤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
医骨伤特色建设与管理, 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
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 中医骨伤科是以中医药学为基础, 结合现代科学
技术, 对人体骨、 关节及软组织损伤和疾病进行诊断及治疗的
临床学科, 是承担骨伤科疾病诊疗服务的场所。 应注重突出中
医特色,发挥中医优势,继承和创新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
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第四条 各级中医药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医骨伤科的
指导和监督, 应当加强对骨伤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保证中
医特色优势的保持和发展, 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保证医疗
质量和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五条 中医骨伤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和规模、 科室功
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
障骨伤科临床诊疗工作的正常运行。
第六条 中医骨伤科应当开设独立的骨伤科门诊, 并具备
处理常见骨伤科急诊的能力,有条件的可以开设骨伤科急诊。
第七条 中医骨伤科门诊、急诊应当设置候诊区、诊室、
治疗室、处置室,有条件的门诊可设置单独的手法治疗室、骨
折整复室并配备必要的器材、设备。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
程便捷,保护患者隐私。
第八条 中医骨伤科应当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 合理
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九条 中医骨伤科设备设施配置, 应当与门诊及科室功
能相适应, 达到中医骨伤医疗设备配置标准 (见附件 1)要求。
第十条 中医骨伤科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
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及
医疗安全。
根据科室情况, 应当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骨伤科诊疗技术
分级管理制度, 制定常见病、 多发病及重点优势病种的诊疗规
范,建立骨折整复、外固定、手法、手术、牵引、功能康复等
骨伤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及其相应的管理制度。
三、服务技术
第十一条 中医骨伤科应当注重继承发扬中医传统诊疗
技术, 在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 积极探索中医诊
疗新技术。
第十二条 中医骨伤科应当具备常见、 多发骨伤科疾病诊
治的能力,应当能开展四肢骨折、关节脱位、颈椎病、腰椎间
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腰椎管狭窄症、肩关节周围炎等常见
骨伤科疾病的诊疗工作。
第十三条 中医骨伤科应当开展中医手法整复骨折及外
固定、牵引、手法、中药、功能康复等医疗项目;积极创造条
件开展理疗等治疗技术; 积极开展中药院内制剂临床应用等服
务项目。
第十四条 中医骨伤科应当制定常见骨伤科疾病及本科
室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 并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分析、 总
结及评估,以安全、有效、方便、经济为核心,不断优化诊疗
方案。
第十五条 中医骨伤科应当根据发展方向和建设规划, 注
重引进吸收新的诊疗技术,并以临床为基础、疗效为核心,在
中医理论、技术方法、药物制剂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正骨手法、筋伤手法、外固定疗
中医骨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