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北师大中文系教授杨联芬论文资料1.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苏曼殊与五四浪漫文学杨联芬【专题名称】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专 题 号】 J3【复印期号】 2004 年 11 期【原文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 ( 西安 )2004 年 03 期第 22~ 27 页【作者简介】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75杨联芬 (1963 — ) ,女,四川荥经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内容提要】 苏 曼殊是 20 世纪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开风气之先者。他对拜伦、雪莱的翻译,他的文学 创作,以及他自由不羁、多情放诞的单纯气质,都成为五四浪漫作家的精神资源。他为 现代文学贡献的艺术形象——叛逆、孤独而感伤的飘零者——也成为五四浪漫小说的经 典形象。探讨五四浪漫派与苏曼殊的关系,是理解现代中国浪漫主义产生与沉寂的契机 。【关 键 词】 苏曼殊 / 浪漫主义小说 / 五四文学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283(2004)03-0022-06在 20 世纪中国文学中,苏曼殊是又一位介于“新”与“旧”之间的作家。他写有不少 哀情小说,一向被视为“鸳鸯蝴蝶派”鼻祖。而他又最早翻译拜伦,其译作《拜伦诗选 》 ( 注: Byron,苏曼殊译作“拜轮”。今按后来通行的译名,将曼殊的“拜轮”一律作 “拜伦”。 ) 和创作的那些极富浪漫情调的爱情诗,都极大地滋润和影响过五四那一代 浪漫派。然而鸳鸯蝴蝶派和五四浪漫主义,通常被文学史家分别归为不相容的“旧文学 ”和“新文学”两极。将苏曼殊归于鸳鸯蝴蝶派,就其小说而言,正如周作人所说,并 不算过分。只不过曼殊“如儒教里的孔仲尼,给他的徒弟们带累了” [1](P128) 。就是 说,即便同是“鸳鸯蝴蝶”,苏曼殊也与后来一窝蜂陈词滥调的鸳鸯蝴蝶不同,他到底 是“第一个”。其实,苏曼殊身上的浪漫因子,本来就兼有传统清流才子的多情放诞和 西方浪漫主义的个性自由,前者被鸳鸯蝴蝶派作家承袭并模式化,后者则成为五四浪漫 派作家的精神资源。创造社的陶晶孙认为,“曼殊的文艺,跳了一个大的间隔,接上创造社罗曼主义运动 ”[2](P81) 。冯至说:“曼殊的几十篇绝句,几十条杂记,几封给朋友的信札,永远在 我的怀里 ! ”[3](264 -265) 比起同盟会、南社那些曼殊的同辈朋友来,五四新文学作家 更愿意谈苏曼殊与他们的内在精神牵联,“五四运动之前,以老的形式始创中国近世罗 曼主义文艺者,就是曼殊” [2](P81) 。那么,为什么苏曼殊以老的形式,会成为现代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始作俑者呢 ?这是探 讨现代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兴衰的关键问题。但以往,苏曼殊与五四浪漫派之间影响与传 承的关系和细节,往往被我们作为熟识的史实碎片,而在不经意中忽略了。一20 年代初,一位与郁达夫风格极为接近的青年作家王以仁,创作了小说《神游病者》 ( 注:《神游病者》 1924 年发表于《小说月报》第 15 卷第 11号。 ) 。这篇小说主观抒情的 叙事形式,感伤的情调,主人公敏感忧郁的气质,都体现出五四浪漫小说的一般特征。 主人公自始至终手执苏曼殊诗文集《燕子龛残稿》 ( 注:《燕子龛残稿》是苏曼殊去世 后周瘦鹃为他所编的著作之一,上海大东书局 1923 年 8 月印行,收苏曼殊生前所作诗及 杂文,包括散见在《民国杂志》、《生活日报》副刊《生活艺府》上的《燕子龛随笔》 。

北师大中文系教授杨联芬论文资料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sheng191
  • 文件大小55 KB
  • 时间2018-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