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类别:科技支撑计划--农业指南代码:1001申报ID号:SNY20120049镇江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项目名称: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扩繁及高效复合经营技术研究承担单位:镇江市丹徒区彩云茶叶专业合作社单位地址:镇江市丹徒新城长山村小西湾西侧邮编:212127主管部门:丹徒区科技局申报日期:2012 年05月03日镇江市科学技术局二○一二年一、立项依据1、项目背景与意义薄壳山核桃(CaryaillinoensisKoch),又名美国山核桃或长山核桃,是胡桃科山核桃属植物。原产美国和墨西哥北部,是世界上著名的干果树种之一,其坚果个大、壳薄,出仁率高,取仁容易,产量高。同时,其果仁色美味香、无涩味、营养丰富,是理想的保健食品或面包、糖果等食品的添加材料。薄壳山核桃亦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其油脂含量高达7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7%,是上等的食用油。薄壳山核桃还是优良的材用和庭园绿化树种,其木材纹理细腻,质地坚韧,是建筑、军工、室内装饰和制作高档家具的理想材料。其树形高大、树势挺拔,是深受欢迎的观赏、遮荫和行道树种。薄壳山核桃不仅能为市场提供富含营养的干果、优质的木材等林产品,而且能绿化荒山、荒滩、荒地,美化环境,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于一身,其多样的产品已经成为改善人民群众饮食结构和国民经济建设重要的物质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木本油料产业发展,2007年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2008年底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食用植物油产业健康保障供给安全的意见》,2011年国家林业局编制了《全国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这些纲领性文件的出台,促使各地对发展薄壳山核桃积极性空前高涨,薄壳山核桃发展的大气候也已经形成,产业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薄壳山核桃在美国的栽培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美国南方25个州进行薄壳山核桃商业生产,年总产量约20万吨左右,占全世界产量的80%以上。美国的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也极为丰富,已选育出适于东部、西部、北部栽培的优良品种300多个。我国引种薄壳山核桃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江苏、浙江、安徽等长江中下游地区是薄壳山核桃的最适栽培区。尽管从种质资源引进、良种选育、扩繁技术、丰产栽培技术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与美国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制约我国薄壳山核桃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多为实生繁殖,结果晚;二是缺乏优良的品种资源,良种化程度低;三是嫁接成活率低,良种推广难度大;四是配套栽培技术不完善,产量无法保证。目前急需利用已选育的优良品种建立采穗圃,突破其无性系扩繁技术,这是一个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江苏是一个缺山少林的省份,林业用地资源紧张。但我省苏北杨树产业的发展为全国林业产业发展树立了榜样。我省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与薄壳山核桃原产地生境具有较大的相似性,100多年来的引种栽培实践证明我省是薄壳山核桃最适宜种植区域。而薄壳山核桃是一种优良的经济树种,适宜苏地沿海地区生长,对苏北地区优化树种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苏北薄壳山核桃可部分替代杨树,改变苏北杨树的单一局面;在苏南,与茶叶复合经营具有巨大潜力,我省茶园面积近50万亩,可有10万亩左右可开展复合经营。此外,在绿色通道建设、村庄绿化、沿海防护林建设中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本项目利用已选育和引进的优良品种开展良种采穗圃建立、富根容器苗培育、优良品种无性系扩繁、苗木标准化生产和高效复合经营技术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可为我国薄壳山核桃的规模化经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2、本项目研究现有起点科技水平及已存在的知识产权情况美最先进的国家,他们在优良品种选育、丰产栽培技术、加工利用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美国的薄壳山核桃生产首先建立相对集中的商品基地并实行集约经营管理,如美国的薄壳山核桃生产80%集中在圣特金与萨克拉门托谷地,并对主产核桃采用施肥、灌溉、防治病虫、修剪树体等集约经营管理措施,使薄壳山核桃生产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其次是采用优良品种,建立采穗圃,使用优良无性系嫁接繁殖,新造林采用嫁接苗,老林改造采用换冠嫁接;三是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从种植、管理到采收加工等几乎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美国农业部分别在佐治亚大学和德克萨斯农业与机械大学建立了两个薄壳山核桃良种繁育中心。目前美国推广的主要薄壳山核桃栽培品种均为这两中心培育总体上落后于国外。根据国内期刊网文献检索结果,目前有关薄壳山核桃的研究报道仅有120多篇,其中包括品种介绍、工作情况介绍和文献综述等90余篇,真正的研究论文仅30余篇,且大多数为引种栽培试验。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云南林科
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扩繁及高效复合经营技术研究项目申报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