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4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页例6,第9页课堂活动第2题及第11页练习二第4~ 6题。
【教学目标】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并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4×2= 24×10= 15×4= 31×30=
8×30= 11×70= 210×30= 160×20=
(1)学生口算。
(2)集体订正。
(3)提问:怎样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1)学生笔算。
点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笔算。
(2)集体订正。
(3)提问: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该怎样计算?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4)提问:说说你是怎样计算21×23的?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点评:通过这两组习题的练习,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突出进位的处理方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为探究新知做好准备。]
二、教学新课
,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第8页例6的情境图。
教师提问:仔细观察,根据画面的内容你联想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这只青蛙25天要吃多少只害虫?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只青蛙25天要吃多少只害虫? 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列式:34×25。
教师追问:为什么要用乘法算式?
引导学生分析:因为要求25个34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点评:利用教科书提供的情境图让学生发现并提出用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解决的问题,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探究算法
提问: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你能应用上节课的知识来笔算34×25吗? 试一试。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式。
[点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炼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进行以下交流:先算5×34得170个一,再算2×34得到68
个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追问1:第1次相乘得到的积,十位为什么写7,百位写1?
学生:因为4与5相乘得20,满20向十位进2,5与3相乘得15个十,向百位进1;15个十加2个十得到17个十,所以十位写7,百位写1。
追问2:170是哪两个数相乘的积? 68呢?
学生:170是5和34相乘的积;68是2和34相乘的积。
追问3:68的8为什么写在十位?
学生:因为这里的68表示68个十,也就是680,所以8写
两位数乘两位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