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翠鸟》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维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本课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以摒弃琐碎的分析讲解,引领孩子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在教学中创造一种轻松、和谐、风趣、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活泼的氛围中努力学习和探求,让学生真正懂得文章的“情”在哪里,“趣”在何处,培养语文情趣。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翠鸟》全文共有3个自然段,通过对翠鸟美丽的羽毛、小巧玲珑的外形和活动时机警、敏捷的特点描写,最后归结到对翠鸟的喜爱,层次非常清晰。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字里行间流露出了爱鸟的情感。 (2)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纯真善良,富有爱心。在他们居住的周围,时常可以看见麻雀、燕子等小鸟,像翠鸟这样的水鸟他们却很少见到,加之翠鸟又如此漂亮,孩子们对《翠鸟》这篇课文的学习会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孩子们年龄特点,他们活泼好动,精力不易集中,故教学设计一定要注意直观与趣味性,让孩子们在“赏”中学,在“玩”中学。 (3)教学方法手段说明 针对本课的学习目的和学生实际,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教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画创设情景,让学生借助一定的情景与文本,与同学、老师展开对话,加深理解和体验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寓教于乐,学生乐学乐用。 2、朗读体会法:教学时根据本课的特点,通过范读,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在默读中学会思考,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激起学生热爱鸟类,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3、引导探究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在学法上则突出(1)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读一读、画一画,初步理解课文。(2)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说一说小组合作学习,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朗读感悟:让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乐趣。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翠鸟外形特点及活动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读文明理,体现尊重学生的个性,给学生以学习的成功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翠鸟的美,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鸟类的意识。四、教学重点、难点:本着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和动作特点;难点是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你们都喜欢鸟吗?都喜欢哪些鸟?为什么? 2、谁告诉我“翠”怎么写呀?上面一个羽,有没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啊!谁能用翠字再来组词? 3、从同学们所组的词来看,翠是什么颜色?(绿色)。 4、那翠鸟应该是一只什么颜色的鸟?我们快来看看它吧!(出示课件)(这一教学环节,通
《翠鸟》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