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进出口面试问题篇一:运筹学案例题 、推广费用的节省问题* 一、问题的来源、提出中华图书进出口总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是中文书刊对国外出口业务,,每年10~12月为下一年度报刊订阅的征订期,在此期间,为巩固老订户,发展新订户,要向国外个人、大学图书馆、、上海设有分公司,总公司从形成内部竞争机制,提高服务质量的角度考虑,,避免内部恶性竞争,公司对征订期间三个部门寄发征订材料的工作作了整体安排(详见表1).日本、韩国以及中国香港地区集中了该公司的绝大部分中文报刊订户,根据订户数分布数量的不同,寄发征订材料的数量也不同,对此公司也作了安排(详见表2).一般情况下,这些材料无论由三家中哪个部门寄出,征收订户的效果大致相同;同时,无论读者向哪个部门订阅,,邮寄方式及人工费用不同,导致从各部门寄往各地的费用也不同(详见表3).由于寄发量大且每份材料的寄发费用较高,导致每年征订期日本、韩国以及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三地读者征订费用很高昂,,如何在服从公司总体安排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各部门的寄发数量,从而使总费用最省就成为一项有意义,值得研究的课题,根据所学运筹学知识,尝试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二、数据的获得从1998年征订期,获得如表1,表2和表3所示的数据表2 要求作出一个公司整体的中文书刊征订材料的邮运方案,使得公司总的邮运费最小. 解:由题意知,要解决的问题是产销平衡问题。数据整理,有表如下: xij是运送各地的分数设则目标函数为:minZ=+7X12+9X13++4X22+14X23+6X31+8X32+ 从表中可建立数学模型:X11+X12+X13 X21+X22+X23 X31+X32+X33 X11+X21+X31 X12+X22+X32 X13+X23+X33 用运筹学软件解决此类问题,输入运费单价运算结果如下因此,最优运输方案为: 中文书出口部向日本寄发7500,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寄发2500,韩国寄发5000 深圳分公司向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寄发7500 上海分公司向日本寄发7500 篇二:中美出版市场运作比较分析中美出版市场运作比较分析美国只有亿人口,但其出版业却异常发达。据ISBN权威出版部门鲍克出版公司的统计显示,美国现已发出87000多个出版者前缀。1998年美注册的出版社就达9000多家,其中,年销售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大型出版社为40家,前20家规模最大的出版社的年销售收入占全美出版业总销售收入的75%,利润占50%。其余绝大多数都是年出版1至3种图书的小出版社。这些出版机构除了少数由政府管理外,绝大部分是私营企业或股份制企业,其出版活动不受政府干涉,政府只是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规范出版业行为,进行宏观调控。20世纪90年代初,美均生产图书240亿册,人均占有图书约100册,可以说,美国人用于购买书刊的开销是世界上最高的。1997年美国共出版新书万种,印数亿册;1998年美国出版新书万种,一直稳中有降,但却全面覆盖了人类文化各学科。我国无疑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多人口,市场潜力巨大。然而,至XX年全国仅有出版社568家(包括副牌社36家),期刊8187种,报纸2038种。XX年全国共出版新版图书万种,重版、重印图书万种,总印数亿册;XX年出版约为17万种,其中新版约10万种,重版重印7万种,总印数亿册(张);期刊出版亿册。XX年,全国出版社资产总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有200家;销售收入1亿~5亿的有50家;5000万~1亿的有60家;1000万~5000万的有90家。我国出版机构之间虽然在规模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远没有达到美国出版业那样的巨大反差和行业垄断。目前,我国尚没有一家能与时代华纳相抗衡的出版集团,规模普遍偏小。我国图书市场的增长速度虽然远高于西方却远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当然,图书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其销售往往受制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出版市场也必将展现出更大的市场空间。二、中美出版市场运作比较美国出版机构之所以能够成为国际出版业的巨人,有赖于三个方面的发展:一是国内购买力强劲;二是国际图书进出口业的迅猛发展;三是出版公司跨国运营。仓廪实而知礼节。一个国家经济上的强盛必然会带来文化上的发展。美国无疑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也一直处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发展,从而带来了国内强大的购买力
图书进出口面试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