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材编写
体例及教学策略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叶小兵
2012年5月10日四川
新课改后的高中历史课程,内
容体系采用中外历史合编的方式,每个模块由若干专题构成。这是一种全新的内容编排方式。
从各地历史教师反映的情况看:
专题体例不熟悉
内容的跳跃性大
有些内容较生疏
建构知识体系难
怎样才能教好新高中历史课?
一、依据课标的基本要求
二、重新设计教材的结构
三、发掘教学内容的内涵
四、确定每课教学的重点
五、关注课题之间的联系
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依据课标的基本要求
高中历史课标在“基本理念”中写道:
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从立意上讲:
过去,我们告诉学生历史上发生了什么,希望他们能记住历史。
现在,我们和学生一起从多角度探寻历史,希望他们对历史进行思考和认识,从中汲取智慧。
这就是要通过专题式历史的教学,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思考和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使历史认识得以提升。这样,历史的学忆,而是学习怎样看历史,从而显现出历史认识上的教
育意义,也就更具有学习的价值。
从内容上说
每个模块由若干专题组成
每个专题由若干课题组成
专题既是学习探究领域
又是教学的单元
这就需要研究专题总的核心、重点是什么?
如: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第7个专题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内容是英美法德四国资产主义制度的建立
核心:四国法律所规定的权力结构
确立了民主政体
通过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限制最高领导者滥用行政权力
既然如此,四国革命或统一的过程,
只是制度产生的背景,而不是重点。
有的教科书在内容上突出了革命
或统一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是使
学生了解新政体诞生的背景或新
法律形成的条件,教学过程中不
要将史事的过程做为教学的核心。
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