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霁
第六章辨证
目录
第一节八纲辨证
第二节脏腑辨证
第三节卫气营血辨证
第四节六经辨证
脏腑辨证
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对疾病证候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病机,判断病变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情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内经》奠定了脏腑辨证的理论基础;
与历史同步发展。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是清·叶天士论治温病的辨证方法
卫气营血辨证是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弥补了六经辨证的不足,从而丰富了外感辨证学的内容
重点强调疾病的传变过程。
六经辨证
六经辩证是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创立;
六经辩证是所属脏腑病理变化表现于临床的各种证候;
重点强调外感风寒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以及传变规律。
其他主要辩证
病因辩证----六淫、疫疠、七情、饮食、劳逸、外伤;
气血津液辩证;
经络辩证----病因、性质及其部位所属证候;
三焦辩证----《温病条辩》中的辩证方法。
相互关系
疾病
外感疾病
内伤杂病
六经辨证
三焦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
脏腑辨证
八纲辩证是总的纲领和基础
辨证的概念
返回目录
“证”与“症”有不同的含义
“症”为症状,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如头痛、发热等均为症状。
“证”即证候,是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性概括,它包含着病因、病位、疾病性质及邪正双方力量对比等各方面的情况。因此,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反映了疾病的本质。
辨证的概念
辨证,就是分析、辨认疾病的证候,
是中医学认识和诊断疾病的方法。
辨证的过程即是诊断的过程,也就是从整体观出发,运用中医理论,将四诊收集的病史、症状、体征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疾病的病因、病变部位、疾病性质和正邪盛衰变化,从而作出诊断的过程。
返回目录
辨证的概念
返回目录
辨证的理论基础
要综合运用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等理论来进行分析,找出症状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
重点要抓住一个“辨”宇,在辨证过程中要注意同一症状的不同特点,及不同疾病的同一类症状或相似症状之间的辨别
基础护理学--辨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