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入厂教育
1
化肥厂装置简介
二化装置:主要以天然气为原料,采用美国布朗合成氨工艺、两段蒸汽转换方法,设计生产能力为合成氨30万吨、尿素52万吨,于1997年5月投产,1999年产量达标,2000年产量、环保完成双达标。2000年一、二化共生产合成氨713054吨、尿素1232991吨。两套装置均采用日本恒河DCS集散控制系统,控制水平先进,自动化程度高。
公用工程系统:由动力车间向全厂各装置提供蒸汽、循环水、精制水、电。其中有煤、油两套产汽锅炉,向一化、二化装置提供生产蒸汽。煤锅炉有两台210t/h燃煤锅炉,油锅炉有两台210t/h燃油锅炉。正常生产时油锅炉作为备用设备。循环水装置由两套循环水装置组成,分别向一、二化装置提供生产冷却用水。精制水装置由两套精制水装置组成,分别向一、二化装置提供精制水。0105自备发电装置为9000KW发电机组,发电供化肥厂自用。为了将煤锅炉排放的烟气中的SO2脱除,使其降低到规定的排放浓度,在2007年按“二炉一塔”的工艺设计,新建了一套独立的烟气脱硫装置,在脱除烟气中的SO2同时生成副产物硫酸铵。
4
化肥厂安环科
化肥厂生产特点
一、我厂的一合成氨、二合成氨、一尿素、二尿素装置、动力装置分别都是单机、单系列运行。流程短、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都采用了先进的DCS控制系统。
二、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连续性。车间与车间、工段与工段、岗位与岗位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互相配合。无论哪个岗位发生事故,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轻则影响生产,重则全厂停车或发生其它燃烧爆炸及设备损坏、人身伤亡等重大事故。
三、生产过程中处理的介质,使用的原材料,生产出的成品、半成品,大部分是易燃易爆有毒和窒息性的物质,如油类、液化气以及H2、CO、CO2、N2、CH4、H2S、NH3、O2、CH3OH等。
四、所使用的电气仪表、机械设备、管道阀门等比较复杂,如一台压缩机上的仪表、阀门就有几百只之多。管道、仪表及电气线路密如蛛网。多数设备、容器、管线是在高温、高压下运行,如气化炉的操作温度为1350℃,,氨合成压力为23Mpa,CO2压缩机转速为13177转/分。有的设备也在低温、高压下运行,如甲醇洗涤塔温度为-57℃~-7℃,。空分分馏塔内氮气、氧气分别在-180℃以下进行。氮洗塔温度为-192℃。
五、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生产的成品、半成品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液氨、尿素、甲醇、无机酸碱等,对人体皮肤有强烈的刺激,灼烧和毒害作用。
六、根据生产装置和部位在遭遇突发事件(火灾、爆炸)时,所产生的后果不同严重程度,以及所产生的有毒有害介质可以把我厂生产装置和部位划分为三类:
1、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易扩散特性和公司界定化肥厂的关键生产装置生产部位:一合成氨装置,有毒有害介质:CO、CO2、NH3、甲醇、硫化氢、氮气等;一尿素装置,有毒有害介质:CO2、NH3、甲醛等; 二合成氨装置、有毒有害介质:CO、CO2、NH3等;二尿素装置,有毒有害介质:CO2、NH3等;4118V4-1-2、TK-300,有毒有害介质:NH3。
2、化肥厂界定重点生产装置和部位:一化肥的0101罐区,易燃易爆介质:油类;0103~0109装置,有毒有害介质:酸类、碱类;总降压站,一化主电室,二化主电室,属带电作业区;液氨装车站,有毒有害介质:NH3; CO2装瓶站,有毒有害介质:CO2;甲醇卸料站,有毒有害介质:甲醇。
3、相对危害小部位:成品车间、维修车间、仪表车间、机运车间的设备厂房以及厂内其他建筑。
5
化肥厂安环科
危险因素及其分布
如何识别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包括危险因素(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有害因素(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和事故隐患(泛指现存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具体风险因素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高能量风险因素:如高温(或高热能)、电磁辐射、高压、低温、负压、高放射、高势能、高动能(高速)、高震动、高风能、高光能(强光)、电能;
2、参数失常风险因素:超温、低温、超压、低压、超液位、低液位;
3、监测失常风险因素:一次测量或二次指示误差,可导致误操作;
4、故障风险因素:是指系统、设备、元件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性能(含安全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包括安全功能)的现象;
5、人的失误风险因素:泛指不安全行为中产生不良后果的行为(即员工在劳动过程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归纳为以下13类: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手代替工具操作、物体存
新员工入厂教育教学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