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规划总论 1第二章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1第三章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2第四章南县旅游发展总体定位、目标及战略 3第五章旅游形象定位与市场营销规划 4第六章旅游空间布局 5第七章南县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线路设计 5第八章旅游交通发展规划 6第九章旅游产业体系规划 7第十章南县旅游环境与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9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10第十二章近期行动计划 11第十三章旅游发展保障措施 12第一章规划总论第一条规划范围本次规划包括南县县域的全部范围,包括南洲镇、茅草街镇、三仙湖镇、武圣宫镇、明山头镇、厂窖镇、华阁镇、青树嘴镇、麻河口镇、浪拔湖镇等10个镇以及乌嘴乡、中鱼口乡2个乡,规划面积为1075平方公里。第二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1-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第三条规划依据1、法律、法规及地方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湖南省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湖南省旅游条例》(2008)2、标准、规范《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LY/T1755-2008)3、相关规划《中国旅游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1015)《湖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2015)《湖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湖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7)《湖南旅游信息化规划纲要》(2011—2015)《南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益阳市“十二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南县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南县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南县村镇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南县耕地保护与土地整理开发“十二五”规划》(2011—2015)《南县南茅运河生态走廊总体规划》(2010)《南县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南县地名志》(湖南省南县人民政府,1983)第四条本规划自南县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实施。第二章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第五条旅游资源调查南县旅游资源分属6个主类、17个亚类、33种基本类型。第六条旅游资源评价1、单体评价表1南县主要旅游资源分级表等级数量占资源总数(﹪)、总体评价(1)规划区内缺乏极具吸引力的龙头旅游资源,%。(2)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众多。规划区内有89处普通级旅游资源,26处未入级旅游资源。(3)以生态旅游资源为核心吸引力。第三章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第七条优势1、区位优势明显南县对外延伸,东至岳阳楼,西至桃花源、张家界,南至南洞庭湖湿地保护区以及益阳长沙,北至荆州、武汉。洞庭湖大桥、南华大桥、茅草街大桥的建成通车,为南县的旅游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交通条件。2、生态优势明显地处洞庭湖腹地的南县是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县,江南水乡,碧水蓝天,土地肥沃,是天然的种植和养殖场,南县的“鱼米之乡”称号享誉海内外。3、南县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特别是休闲旅游大有可为南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大幅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步提高。4、爱国主义教育旅游具有代表性南县是全国“双百”人物、红军杰出将领段德昌的故乡,也是日本侵华战争中仅次于南京大屠杀的第二大惨案“厂窖惨案”的发生地。德昌公园、厂窖惨案纪念馆的建成,将形成南县打造精品“红色”爱国主义教育旅游线路上的两个核心景区。第八条劣势1、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其一,大多数景区景点人文历史底蕴挖掘不够,自然资源景点保护开发、宣传不够。其二,人才较为缺乏,特别是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和高层次的专业人才较为缺乏。2、配套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南县总体基础设施薄弱,尤其是交通、电力等设施的配套不足严重影响了南县旅游业的发展。3、旅游产品体系尚未形成虽然旅游产品丰富,但缺乏明确的主题,尚未形成完整
南县旅游总体规划文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