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申论热点总结.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12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以制度力量培育诚信自觉
竞逐利润的市场经济中,信用的种子如何生根?利益攸关的激烈竞争中,诚实的风尚靠什么引领?日前,中央文明委发布《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勾画出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以制度的力量培育诚信自觉,用制度的笼子关住失信行为,成为建设“诚信中同志强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诚信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的黏合剂和市场经济的基石。但随着现代中国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急剧转型,诚信传统受到拜金主义的侵蚀,制假售假、商业欺诈、逃债骗贷、学术不端等现象屡有发生,诚信缺失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问题。杜绝唯利是图的“毒奶粉”、驱逐弄虚作假的“地沟油”,提高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形成履约践诺、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是全社会的共同期盼。
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纵观全球,用制度建设为社会诚信保驾护航,是各国的通行做法。试想,如果失信不仅不受惩罚,反而获得不义之财,那么在趋利避害的行为法则下,失信行为自会屡禁不止。建立全覆盖的社会信用信息记录,健全褒扬诚信、惩戒失信长效机制,营造诚信建设法治环境……《意见》倡导德法并举、刚柔相济,坚持问题导向、集中治理,强调诚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谓抓住了诚信制度建设的关键,具有很强的现实操作性。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推进诚信制度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意见》的出台只代表顶层设计的完成,下一步更应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各地各部门要把诚信建设与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推动转型升级、创新社会治理、转变政府职能结合起来,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在治理重点领域、解决突出问题上求突破,在激励守信、惩戒失信上见实效,只有这样,诚信制度才可能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对公民来说,诚信是个人美德;对企业来说,诚信是黄金资产;对社会来说,诚信是公序良俗;对国家来说,诚信是重要的软实力。在全社会形成不能失信、不愿失信、不敢失信的制度环境,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我们就能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信用根基,迎来一个相互信任、和谐共容的美好社会。
化解“中国大妈”被污名化
【背景链接】
近段时间以来,在大众传媒上,“中卷国内外各大城市的广场;她们出入国外的高档商场与国内的社区超市,以买打折鸡蛋的速度抢LV,也以买LV的热情挑选鸡蛋;她们出没于早晚高峰的公交车上,在上面择菜、抢座,与别人争吵……当大妈被戴上固化的“脸谱”后,仿佛一下子跟世界对抗起来。
2013年,“大妈”(Dama)作为一个新词被录入牛津词典,人们突然发现,中国社会中又多了一个特定群体。
【标准表述】
[原因:中国大妈这一群体出现的社会背景]
中国大妈是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快速转型所出现的特殊历史产物。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在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和文化缺位下,中国高龄妇女为了谋求自己的特殊社会地位所作出的自发努力。但是这种努力,由于文化变迁的缺位,加上自发的方式缺乏科学性,对社会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中国大妈现象,最突出的是“广场舞”“炒黄金白银”,加上先前的“炒股票”和“炒房地产”。大妈的形象无处不在,而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大妈”本来是对一个社会群体的笼统称呼,并无褒贬之意,但是在媒体的报道,网络的炒作中,现在俨然成了一个贬义色彩浓厚的词语,究其原因在于,其所从事的活动与社会公共利益出现了抵触,从而引发了公众舆论的集体吐槽。
[如何看待中国大妈污名化]
污名化“中国大妈”这一群体,同时也是在污名化我们的社会。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其间的各个群体都应该是彼此互相尊重并求同而存异。如果哪一个群体的问题特别严重,只能说这个社会的某种资源,在对不同年龄群体进行分配时,产生了不均。比如,对于广场舞,我们似乎可以责问城市建设的人均广场面积、人均绿地面积是不是达到了西方。
污名化“中国大妈”,是在掩饰当下社会的一些不完美之处。在社会中,把制度的问题、政府的责任与全体社会民众的道德问题,都具化到某一个无辜的群体身上。污名化之后,除了“中国大妈”之外的群体,相关部门也不需要对广场和绿地扩建了,其他人也不需要“每日三省吾身”了。
污名化一个群体,不是理智的做法,不能把这个社会中的问题强加到任何一个群体身上。这样的社会情绪如果滋长起来,根据“污名不易消除”和“快速传染”等特性,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群体都有可能被污名化。
红十字会棉被事件
【背景链接】
2014年7月20日,超强台风“威马逊”过境之后,琼粤桂三省区数十万受灾群众在高温炎热、水电中断的情况下等待应急救助。而此时运往灾区的物资中,

申论热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485173816
  • 文件大小204 KB
  • 时间2018-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