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阳光老人 理想永恒.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阳光老人理想永恒
在无锡青山一村部队干休所,见到施光华老人的时候,他矍铄而平静的目光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古人称90岁的老人为“鲐背”,意思是老人背上生斑如鲐鱼之纹。施老腰不弯背不驼,步履依旧轻盈。他面带微笑,谦逊温和,回忆往事时,语调平缓,娓娓道来。施老的思路异常清晰,甚至连停顿都没有,让人难以相信他已是94岁高龄。
从上海特科到江抗三路
施光华老人的家乡在浙江温州平阳县。平阳是革命老区,上世纪30年代,粟裕曾经率领工农红军挺进师在这里开展游击战争。小学毕业后,因为经济困难,家人不能继续承担他的读书费用,施光华便辍学在家。因哥哥的一个同学是红军干部,在他的间接影响下,加之自己也结识了一些进步同学,施光华开始阅读进步书籍。那个时候,毛泽东、鲁迅、高尔基、邹韬奋等人的作品给了他很大的思想启迪。
1936年,鲁迅逝世和西安事变给施光华带来很大的思想触动。第二年,家乡的红军办了抗日救亡学校,他和几个要好的同学报名参加。两个月后,1937年10月,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施老回忆说:“在我准备跟随部队去皖南时,发生了一件事情。我有一个邻居叫杨进,我们自幼就相识。杨进本名林怡,他曾奉特科之命,将中央密件送给浙南红军。他的妹妹林心平是我的同班同学。林心平后来被日本人杀害,是有名的烈士。当时,杨进经过学校同意,把我和一个叫朱敏中的同学从家乡调往上海。之后,我们被分配下乡,几十年后,我才知道,我工作的地方其实就是上海特科。

上海特科的工作除搜集情报外,还担负组织敌后武装的任务,领导人是徐强、高原。施光华的直接领导是何克希。他跟着何克希到了江阴梅光迪的游击队,何克希一直想把这支游击队扩充到新四军。王必成告诉何,这事要经过陈毅批准。
1938年8月,忠义救国军袭击江阴。何克希组织部队边抵抗边向西撤,在茅山地区走了两天两夜。到达丹阳延陵一带时,日军正在兵分三路扫荡新四军。部队随即投入延陵反扫荡战斗。施老这样回忆了见到陈老总的往事:“一天晚上,我向老乡借了荞麦秸铺在地上,刚要入睡,李一平让我去见陈毅。我有点紧张,忙跟着他进到一家大院。见到陈毅时,他正不停地抽烟。我记得陈毅对何克希说:‘这支部队不能叫新四军。因为国民党不允许我们到东边发展,叫新四军反而受限制。’何克希说:‘那就叫江南抗日义勇军吧!’陈毅高兴地说:‘那好,就叫这个名字。’于是,江阴梅光迪的游击队被命名为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之后,我在三路政治部任政治干事。”
与浦太福的会面与统战
1940年初,何克希从老江抗调到新江抗(沙家浜部队)任司令员。一天傍晚,在常熟太仓边境,部队离开宿营地出发前,何克希对施光华说:“你到太仓冯家桥,去找国民党区长浦太福,做好对他的统战团结工作。”说罢,给了施一支小手枪。施光华连夜跟着向导,在天亮后到达冯家桥。
浦太福虽是国民党党员,但很有抗日热情,他曾亲眼目睹江抗部队不但作战英勇,而且爱护百姓。出于对江抗的钦佩,他主动联系何克希,而何克希也很重视这位统战对象。
施光华在太仓工作了约两个月,和浦太福一起物色骨干,筹组青抗会、妇抗会、农抗会。1940年6月,何克希率新江抗二支队三个主力连,到太仓打击敌伪。施老说:“有一次,敌伪设伏截击我军。何克希问我有什么办法把部队带出去,这时,浦太福自告奋勇地说:‘我熟悉,我带路。’在

阳光老人 理想永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isuamd34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