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女儿感到窒息的妈妈
孩子只有通过自主的探索,才能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在这个社会上最适合的位置。这样孩子才会有强烈的责任心,因为这一切是他自己选择的。
天生一双弹钢琴的手
子惠今年16岁,是一名漂亮的高二女生。她皮肤白皙,目光羞涩,文文静静,一看就是乖乖女。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手指又细又长。
我禁不住赞道:“哎呀!这样一双好手,不弹钢琴真是糟蹋了!”
没想到,子惠马上烦躁地把脸扭到一边,好像反感我的夸奖。我很尴尬,但很快我就释然了,因为她和妈妈来到我的心理咨询室,正是因为那双手。
子惠的妈妈宋女士说:“谁说不是呢,这样一双手,一百双手里也挑不出一双,我们子惠天生就是弹钢琴的好材料!她刚出生的时候手指就比别的新生儿长,医生、护士都惊奇得不得了。从那时起,我就发誓,一定把她培养成钢琴家。从她4岁起,我就给她报了钢琴班,一弹就是十多年。”
“那水平一定很高吧?”我问,一边观察子惠的表情。
宋女士说:“14岁那年考过了钢琴10级,以后也没中断过练琴。现在跟专业的比还差点,业余中算是高手了吧。”
“别吹了!那根本不算什么。”子惠喝止妈妈,“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再说,我也不稀罕!”她的语气让我吃了一惊:这么柔弱的女生说起话来居然这么不客气。
宋女士生气了,瞪着眼要发作。我连忙把子惠劝出门,让她在候诊区的沙发上看杂志。
回来时,我看到宋女士仍然坐在椅子上喘着粗气,便劝道:“别着急,慢慢说。我看孩子挺正常的,有什么麻烦吗?”
宋女士告诉我,子惠上了高中以后,对练琴越来越没兴趣,经常找借口不去上钢琴课,在家练琴也静不下心来。“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一块好材料给糟蹋了,就经常骂她,逼她练琴。从那时起,我俩经常吵架,吵过就是几天冷战,谁也不理谁。”她叹息道。
“孩子为什么不愿练琴,嫌太枯燥?”我问。
“练琴,哪有不枯燥的?可她喜欢弹琴呀,为了理想,她必须付出代价。”她告诉我,两周前,子惠突然左手食指和无名指无法弯曲了。“我吓坏了,以为是练琴太多给累坏了,可是到医院检查却什么毛病也没有。”
“骨科和神经科都查了吗?”我问。
“都查遍了!医生说,生理上绝对没有任何问题,最好看看心理医生吧,所以我们就找您来了。”她怀疑女儿是装病,借此逃避练琴。
我问:“您刚才说子惠喜欢弹琴,是她亲口说的吗?”
“她小的时候,我经常问她喜欢不喜欢弹琴,她每次都说喜欢。长大后倒是不怎么说,不过,她一定是喜欢的,不然怎么弹了十多年?老师说,她弹琴挺有天分的。有天分自然就是喜欢嘛!
”
“这可不是一回事。”我笑道,“还是让我跟子惠单独聊聊吧,探探她的底细。”
我被妈妈掐住了脖子
单独面对我时,子惠恢复了乖乖女的表情,两眼含泪,一脸委屈。我问她究竟喜欢不喜欢弹琴,她不置可否,转而埋怨起妈妈来。
“从小她就逼我弹琴,每天弹三个小时。三个小时呀!阿姨您想想看,中小学生哪来那么多课余时间?我哪还有时间玩?这些,我都忍了,家里为我弹琴花了那么多钱,我该配合配合的。我上了初中以后,妈妈天天说我以后要考音乐学院,我耳朵都快磨出茧子来了。当时我不懂,上了高中以后,我知道我的志向不是弹钢琴,而是当记者。我求妈妈,以后少练些琴,把精力多用在文化课上,将来考大学,学新闻专业。她大惊小怪地拒绝了我,说像郎朗、李云迪那样当钢琴家才是我的
让女儿感到窒息的妈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